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太史公笔下刘项的心思和表情(2)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文汇报 王子今 参加讨论

    此高祖“泣数行下”与“项王泣数行下”的表情记录,竟然完全相同,一字不差。
    一个失败的英雄,面对悲剧结局,自为壮歌,“泣数行下”。一个成功的英雄,面对“神光一万八千里”,“西南扫地迎天子”的胜利庆典,同样在“自为歌诗”,“令儿皆和习之”之后,“泣数行下”。
    在刘项故事两处各见“泣数行下”四字的背后,太史公有什么深意吗?
    对于项羽与刘邦之歌哭,太史公笔法近似的描写,是否意味着有意在二者之间的情感天平上维持了一种特殊的等衡,也就是说,以此提升项羽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感召力呢?有关项羽言行的记述,长期被史学史研究者看作太史公历史著述的亮点。或由此肯定项羽“尤一时之雄也”(郝敬:《史汉愚按》卷二),或说《项羽本纪》乃太史公“嗟惜之辞”(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一九)。吴见思说:“项羽力拔山气盖世,何等英雄,何等力量,太史公亦以全神付之,成此英雄力量之文”,“精神笔力,力透纸背”(《史记论文·项羽本纪》)。李晚芳写道:“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太史公以神勇之笔,写神勇之人,亦千古无二。”“后之作史者,谁有此笔力?”(《读史管见》卷一)徐与乔也说,太史公对项羽的描写,“如绘神笔也。”(《经史辨体·史部·项羽本纪》)而郭嵩焘特别指出,“垓下”史事的记述,“自是史公《项羽纪》中聚精会神极得意文字。”(《史记札记》卷一)太史公对项羽事迹的回顾,固然倾注了自己深切的同情,然而基本史实的记录,应当坚持了严肃史家的清醒。
    就刘邦“酒酣”唱“大风”故事的描写,刘辰翁说:“古今文字,淋漓尽兴,言笑有情,少可及此。”(《班马异同》卷二)吴见思说,“沛中留饮处”,“写其豁达本色,语语入神。”(《史记论文·高祖本纪》)李晚芳也有近似的评价:“沛中留饮,处处画出豁达大度”,“语语入神”。(《读史管见》卷一)“泣数行下”是否可以理解为“豁达”的表现,还可以细心体味。而有的学者对刘邦这样的分析或许与太史公的意思有所接近:功成业就后生发的空虚失落使他处于深层的精神痛苦中(赵明正《生命的悲剧形象展示——〈史记·高祖本纪〉新解读》,《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4期)。寂寞与孤独,说不定也是让帝王垂泪的因由。
    太史公确实认真进行了对历史人物心态考察与写摹的探索。正如钱锺书所说,《高祖本纪》“并言其心性”,《项羽本纪》也涉及其“性情气质”。对项羽“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谈士每以‘虞兮’之歌,谓羽风云之气而兼儿女之情,尚粗浅乎言之也。”(《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册第275页)我们比较刘项的“泣数行下”,也许应当注意太史公分析“性情气质”、“心学性理”的功夫。
    顾颉刚《司马谈作史》写道:“《史记》一书,其最精彩及价值最高之部分有二,一为楚、汉之际,一为武帝之世。……若楚、汉之际,当为谈所集材。谈生文帝初叶,其时战国遗黎、汉初宿将犹有存者,故得就其口述,作为多方面之记述。此一时期史事之保存,惟谈为当首功。其笔力之健,亦复震撼一世,叱咤千古。”除了“生龙活虎,绘声绘色”,表现出“文学造诣之高”而外,“其史学见解之深辟又可知”。
    看来,要追求“笔力之健”,至于“震撼一世,叱咤千古”的境界,似乎应当首先以“史学见解之深辟”为前提。而从刘项自为歌诗又“泣数行下”的记述形式中,或许可以体会太史公“史学见解之深辟”。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