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重新出发:2011年的儿童文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0-18 辽宁作家网 李东华 参加讨论

儿童文学创造的市场神话在2011年继续延续,但从创作到出版都不再把“市场”作为终极目标,与其说这是忘恩负义地否定了市场带给儿童文学的生存空间和蓬勃生机,不如说市场的成功带给了儿童文学界自信、勇气以及反省自身的契机。儿童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但并非是一味的顺从和依赖,在与市场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儿童文学界以自己的智慧予以市场积极的影响,促成了2011年创作生态更加多元,艺术探索更加活跃,向着文学回归、重新出发的新态势。
    荒野的呼唤:
    寻找儿童文学的新边疆
    新世纪以来,表现都市小学生校园生活的校园文学可谓风光一时,但从前两年开始,尤其是2011年,儿童文学创作与出版者的目光开始从“都市”投向“荒野”,一批以动物小说为主书写大自然的作品闪亮登场。“新边疆”既是精神意义上的也是地理意义上的,一批边疆省份的作家,携带着他们的作品亮丽崛起,云南的湘女、汤萍、余雷,广西的王勇英,黑龙江的黑鹤,内蒙古的许廷旺,加上作品一直畅销不衰的老牌作家沈石溪,我把他们称为“新边疆作家群”。他们的作品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却并非以边地的奇风异俗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给儿童文坛带来一股野性的、刚健的荒野之风。
    2011年黑鹤出版了长篇动物小说《黑狗哈拉诺亥》(接力出版社),许廷旺出版了“草原动物”系列之《马王》(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天天出版社推出了“湘女自然文学精品”(《山狸猫金爪》《猎人的故事》《小马倌阿里》《大树杜鹃》);福建少儿社推出了王勇英的长篇小说“弄泥的童年风景”系列(《巴澎的城》《花一样的村谣》《弄泥木瓦》《和风说话的青苔》)。
    《黑狗哈拉诺亥》思考了草原牧羊犬的命运;《马王》以一匹马驹成长为马王的历程再现了草原行将消逝的现实;“湘女自然文学精品”系列以优美澄澈的文笔和真挚饱满的感情描绘了云南边陲雄奇瑰丽的自然风物;“弄泥的童年风景”系列呈现的是客家文化。这些作品打破了当下盛行一时的“城市儿童故事范式”,带来了一种陌生化的效果。作品里面蕴藏着属于作者个人独特的生活经验,他们最为熟悉的流淌在血脉深处的体验。不同的地域文化赋予了他们不同的个性和气质,同时也成为他们创作的精神资源。文化的活力来自于它的多样性,同样,文学的活力也来自于它的独特性,来自于每个作家敢于坚持自己的创作个性。
    儿童文学出版界也敏锐地注意到了这种创作上的转向——也许他们正是这种转向的推手,2011年天天出版社与昆明儿童文学研究会联合主办了“儿童文学领域的生态文学创作研讨会”,会议向全国儿童文学作家发出了《生态文学倡议书》,与会专家表示在儿童文学领域倡导生态文学创作和研究,具有现实的和深远的意义。天天出版社宣称将陆续策划和推出一系列生态文学方面的儿童文学作品,引领生态文学创作潮流。 而湖北少儿社则推出了“中国动物文学大系”,对中国原创动物文学发展历史进行回顾、梳理与总结,第一辑已于2011年5月面世,同时还正式启动了《全球动物文学典藏书系》出版工程。
    “新边疆”作家群的崛起和生态文学创作的兴起,拓展了儿童文学的新内容,提供了新的美学风格,开辟了儿童文学精神上的新边疆。但是,无论是创作还是出版,都要警惕一哄而上的跟风、克隆行为,避免每开垦一片处女地,马上有一群人乱哄哄地涌进来,以淘金的姿态在本来很深厚的土地上浅浅地挖几个坑,眼睛马上又盯上了新的兴奋点,于是又一哄而散,留下一地的废坑,却不肯再多花一点力气,把井深挖下去,打出甘美的泉水。
    梦想与狂热:
    寻找儿童文学的新高度
    2011年是值得儿童文学界记住的一年,因为这一年作家们张扬了梦想的力量和变革的热情,他们抵御住了市场的诱惑和喧嚣的干扰,不甘于平庸,不甘于自我复制,寂寞而决绝地沿着求索之路,向着艺术的纵深处走去,带着对儿童文学不容亵渎的庄重、圣洁与敬畏的表情。张之路的长篇小说《千雯之舞》(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刘东的长篇小说“青春一线成长”系列之《镜宫》(少年儿童出版社)、张品成的长篇小说《有风掠过》(明天出版社)、刘海栖的长篇童话“扁镇的秘密”系列等都是维护了儿童文学艺术尊严的作品。在《千雯之舞》里,人在某种奇怪的音乐声中舞之蹈之,就会变成汉字,然后从这个世界上蒸发了。这让我想起麦克尤恩那篇著名的短篇小说《立体几何》,只要把人按照某种角度进行复杂的折叠,人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立体几何》之所以如此让人过目难忘,我想是和这个微带惊悚的细节分不开的。同样,《千雯之舞》之所以能够实现在“人世界”和“字世界”里自由穿行,可以衍生出那么多的曲折离奇的故事,人能变字,字能变人,是决定这一切的核心想象。但这部小说真正打动人之处还在于作者对于汉字的真情,对于文学的虔诚。《镜宫》中17岁的高中生南海为了逃避现实中的麻烦,无意中发现了电脑中的“镜宫”,他通过镜宫和另外的四个同龄人交换了人生,体验到了四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境遇。四种不同的人生经验都写得富有质感,血肉丰满,显示了作者扎实、充沛的生活积累。《有风掠过》则记录了战争年代被宏大叙事所忽略的小人物的传奇命运,以一个少年人的成长历程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扁镇的秘密》充满了中国的、民间的气息,作者成功地把剪纸这个传统的民间手艺进行了艺术的转化,变成了一场快节奏的历险故事。用扑克牌剪成的老鼠,一个臭鞋垫剪成的猫,一张擦鼻涕的手纸剪成的猪,这三个卑微的童话人物,要去完成一次又一次的人生历险。从无故事处演绎出栩栩如生的故事,从无人物处雕刻出立体生动的人物,从无情节处写出曲折离奇的情节。这一切都源于作者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富有爆发力的想象。
    以《少年摔跤王》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翌平,继续在鲜有人涉猎的武术、体育这个领域里开拓自己的疆土,出版了长篇小说《早安,跆拳道》(明天出版社),展示了“礼义、廉耻、克己、忍耐、百折不屈”的跆拳道精神。彭学军推出的短篇小说集《丁香木马》(明天出版社)涵盖了她少儿小说创作的全部题材和创作手法:童年湘西、校园生活和游走在幻想和现实之间的小说。这些小说或唯美诗意,或真切动人,或迷幻瑰丽,透出别样的神韵与品质。张洁的散文集《爸爸的灯塔》(明天出版社)、陆梅的《辛夷花在摇晃》(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着明澈而精致的语言,真诚而深刻的哲思。此外,中少社推出了汤汤的“鬼精灵童话”系列(《睡尘湖》《流萤谷》),伍美珍的长篇小说“阳光姐姐小书房”系列推出新作《青蛙军团爱地球》(明天出版社),杨红樱的长篇童话“笑猫日记”系列推出新作《小白的选择》(明天出版社),周晴的长篇小说“不一样的许多多”系列推出新作《秘密地图》(少年儿童出版社),还有谢倩霓的长篇小说“优活女孩”系列之《你是我的城》(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白冰的幼儿童话“小老鼠稀里哗啦”系列(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薛涛的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情报鸟》(安徽少儿社)、保冬妮、熊亮的图画书……这个书单还可以无限制地开下去,因为推出原创儿童文学作品本就已经成为各个少儿社的重头戏。每个社都在绞尽脑汁打造自己的原创儿童文学品牌,如明天社推出“独角兽丛书”,中国少儿社推出“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安徽少儿社推出“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等等。
    作家们的才情并非是可以无限再生的资源,在一片“大干快上”的热火朝天的氛围中,我们也要冷静地想一想,有没有因为梦想而膨胀,因为膨胀而狂热,因为狂热而盲目,因为盲目而悄悄埋下出版泡沫的隐患。
    融合与抵抗:
    寻找儿童文学的新载体
    儿童文学界对待数字化的态度不是生硬的抵抗,而是采取与新媒体融合、互动的姿态,以谋取一种双赢的结果。2011年年初,浙江少儿社和盛大文学合作,推出了全媒体小说“查理九世”系列。我们来看出版社为这套书所做的介绍:“‘查理九世’是一套与盛大文学旗下星梦童趣强势携手,联合腾讯儿童、洛克王国、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云中书城等,精心打造的大型精品原创儿童冒险惊悚小说,也是一套游戏故事书。每册书由一个主要故事、10个小案件、结合其他有趣的互动游戏组成。惊险神秘,妙趣横生!挑战头脑,快乐无边!” 2011年6月接力出版社推出了电影同名小说《魁拔》。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说:“小说《魁拔》是‘魁拔’系列电影原著小说的开篇,内容上是电影《魁拔之十万火急》的前传,与同期上映的电影互为补充。故事勾画了一个宏大的玄幻世界,融合了玄幻、寻宝、成长、父子情等元素,将引领小读者走进一段充满爱与勇气的惊险旅程。另外,小说《魁拔》还通过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和盛大文学同步首发。”
    从上面这些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作为网络游戏还是作为影视的母本,在走出与新媒体对接的第一步时,出版方显然都钟情于冒险、玄幻、侦探类的类型化文学。随着儿童文学产业化大潮的到来,势必会有一部分儿童文学作品与新媒体产生互动与融合,它们原本的身份因为融入了网游、动漫等新元素而变得有些暧昧不明,浙江少儿社一会儿称“查理九世”是“冒险惊悚小说”,一会儿又说是“游戏故事书”,恰恰体现了对一个新生事物难于命名的踌躇。
    与新媒体的对接看上去为儿童文学尤其是类型化儿童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新的艺术空间,事实上,传统的纸质出版这些年也对类型化作品青睐有加,2011年中少社推出陈柳环的“萝铃的魔力”系列和杨老黑的“少年侦探小说”系列,都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如今,又有新媒体的加入,似乎类型化创作的春天已经到了。但如果仅仅靠冒险、惊悚、玄幻这些表面的符号来吸引读者,必然无法维持长久的生命力。因而,在顺应新媒体的过程中儿童文学也要有抵抗的意识,不要丧失自己的“文学”本性,沦落为网络游戏的附庸,因为好的类型化作品也必然是有着人文情怀和流畅的文笔的,粗制滥造或可为类型化创作带来短期的收益,却不可能长期地立足于文坛。
    深度与广度:
    寻找儿童文学研究的新起点
    儿童文学的研究队伍是小的。但是纵观儿童文学这些年来的发展,有时候航向略微偏离航线,就会立刻得到富有真知灼见的儿童文学理论评论家们善意的批评和校正。因此,这个队伍虽然人少,却有着以一当十的勇气——其实也可以看成是因研究人才匮乏带来的一种无奈。
    在2011年出版的儿童文学理论评论专著中,要特别提到接力出版社推出的彭懿的《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彭懿是最早研究世界图画书的专家之一,这本专著是在他以往旧作的基础上加以补充修订的,因而资料更全面、观点更严密。在一个浮躁喧嚣的时代里,能够安静地坐下来搜集、整理如此多的资料,彭懿的研究态度让人心生敬意。这部书为很少读童书的中国家长们提供了可靠的指南,为刚刚起步的中国原创图画书的创作与出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参考,书中不但提供了如何正确理解图画书的实用技巧,而且还准确地勾画出了图画书的精髓。
    2011年,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选编出版了《童年的星空——2010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会议论文集》(接力出版社),收录了全国100多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儿童文学工作者和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获奖者提交的52篇论文。这些论文紧密联系中国儿童文学的现状,从创作、评论、出版等多角度深入探讨当前儿童文学创作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走向,反映了近年来儿童文学创作和理论发展的新面貌、新动向。
    青年评论家李学斌本年度推出了专著《儿童文学与游戏精神》,本书对“游戏研究”的历史演进、“游戏精神”的现实内涵以及“游戏”对儿童精神人格建构与和谐身心发展的重要性都做了积极深入的探究。关于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是这些年讨论比较多的一个热点话题,然而却一直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李学斌的著述为开拓儿童文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参照。
    有人说儿童文学总是在作家富豪榜发布的那几天才会被注意到——原来儿童文学作家们还是挺能赚钱的。此外的时间,儿童文学都被抛入一个无人问津的边缘地带,接受着别人的傲慢与偏见。但这未尝不是一种幸运,因为真正的文学总是青睐那些安静、孤独的灵魂,我们只需看准脚下的路,勇敢地默默前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