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苏轼词对现实悲剧性的审美超越(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河北学刊》 冷成金 参加讨论

    二、对历史悲剧意识的审美超越
    陈师道《后山诗话》云:“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4](P309)“世语云:‘苏明允不能诗,欧阳永叔不能赋。曾子固短于韵语,黄鲁直短于散语。苏子瞻词如诗,秦少游诗如词。’”[4](P312)这种观点在后世影响极大,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论。近世学者主要认为,陈师道站在尊体的立场,以非本色为缺点,进而否定苏词,但在某种意义上正道出了苏词的贡献。这样从体式的角度来理解苏轼“以诗为词”的意义当然是正确的,但实际上苏轼词与诗的联系不仅在体式上,更体现在内在神理上。
    例如,对历史悲剧意识的超越是唐诗重要的精神指向,唐诗中的大量怀古诗、咏诗诗都体现出这一特点。杜牧《悲吴王城》云:“二月春风江上来,水精波动碎楼台。吴王宫殿柳含翠,苏小宅房花正开。解舞细腰何处往,能歌姹女逐谁回。千秋万古无消息,国作荒原人作灰。”《登乐游原》云:“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这些诗表现的是不合理历史状态的无价值、无意义的彻底的历史悲剧意识,同时在深情感慨中又表现出对应有的本真历史的向往,以“向空而有”的方式导向了价值的建构。又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表现了对天道与人道疏离的质疑和深沉的历史悲剧意识,同时指向的是对历史合理性的建构。
    苏轼词可谓继承了唐诗的这种艺术精神。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2](P398)面对万古流淌的浩浩长江,即便是风流人物也是渺小的,何况芸芸众生!既然无论百姓还是英雄都要被“淘尽”,人的价值与意义何在?开篇三句就毫不留情地撕开了人生的悲剧真相,将人抛到了价值的虚空之中。这是历史悲剧意识,也是价值悲剧意识。然而,在中国文化中,人生来未必是有价值的,却是必须有价值的,人就是在悲剧意识的兴起中依据人类总体意识追询价值和建立价值的。接下来对赤壁如画江山的描绘和对年少英雄周瑜的赞扬,则为价值的建立提供了情感基础和人格榜样:江山永恒而美好,人生也应该永恒而美好:周瑜风流倜傥而又“雄姿英发”,人生也当如此。最后五句有两层意思,前三句是说人生本已如此,不必再自作多情,徒生烦恼;最后两句是说人生短暂,唯有江月宇宙永恒,向永恒的江月宇宙致敬,但不是向江月宇宙的融入与消隐,而是效法江月宇宙的自然而然而建立起自然而然的本真生活和价值观念。人生来未必是有价值的,这是价值之“空”,但却必须建立价值,这是价值之“有”,“向空而有”的价值建构保证是人类总体意识,即为了人类总体的存在与发展而积淀形成的历史合理性。苏轼此词开篇展示出最彻底的历史悲剧意识,对待这种现实悲剧性的态度,不是直接与其斗争,强行为历史规定“价值”;也不是默认,在颓废中生活;更不是妥协屈服,在悲伤中绝望,甚至投江自尽;而是对其进行审美超越,以这种悲剧意识为动力并将其转化为价值形态,在美好的宇宙自然的启示下和周瑜人格榜样的激发下建立具有合理性的价值观念和存在状态。该词在文化意蕴上深契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是其巨大艺术魅力的根源所在,也是诗词“向空而有”的价值建构模式的典型代表。
    在苏轼词中,这样的词还有一些。如《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2](P247)该词作于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徐州任上,此年十月,据说苏轼曾经梦登燕子楼,次日便往寻其地,有感而作。上片追述梦中所见,极言燕子楼的清寂美好,使人如临其境;下片概述燕子楼旧事,多有人生无常之慨叹。过去多以为苏轼此词有一定的虚无情绪,实际上否定的是“旧欢新怨”的无谓的是非之争和非本真的人生价值,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为四处奔波的“天涯倦客”建立起应然的富有历史合理性的本真价值观念。这仍然是唐诗中的怀古诗、咏诗诗对待历史悲剧意识的典型方法。
    还有的是将两种价值观进行对比,如《满江红·军管会》:“东武南城,新堤固、涟漪初溢。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更向江头觅。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 官里事,何时毕。风雨外,无多日。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座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2](P168)该词作于北穴熙宁九年(1076年)春,时苏轼在密州任上。词前有小序:“东武会流杯亭,上巳日作。城南有陂,土色如丹。其下有堤,壅扶淇水入城。”时密州饥旱,苏轼率官民兴修水利,始有“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的乐境。此词下阙由春光易逝而联想到东晋王羲之等人的兰亭集会,由此兴起了浓郁的历史悲剧意识,但该词并未导向消沉,反而对“风雨外,无多日”的“官里事”作了有力的消解,充满了对“新堤固、莲漪初溢。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民生事业和春日风光的热爱。
    在更多的时候,历史悲剧意识往往与宇宙情怀相联系,如《行香子·过七里濑》:“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虚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2](P24)上片全写对宇宙自然的体认之情,下片以“重重似画,曲曲如屏”作总结。这是一个在美好的情境中寻觅的过程,但宇宙情怀如果不经过历史悲剧意识的过滤就会显得浅薄和虚浮,所以接下来就自然转向人事——“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君臣相遇也终归是空名,经过这样的历史悲剧意识洗礼以后,苏轼眼前呈现的是“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这是人感悟之后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悟道”境界,是人的本真价值建立之后的境界。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