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奥斯里斯神话与《山海经》相关神话的比较——兼论古埃及阿通神教与中土九黎乱德的异同(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文化研究》(京)20 贾学鸿 参加讨论

    
    公元前十四世纪中叶,古埃及出现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第十八王朝的国王阿蒙诺菲斯四世(前1372 年—前1254 年在位)创立了阿通神教,他自己也改名阿赫纳通。阿通神教被称为启示宗教,以区分此前玄奥的阿蒙神教。阿通神教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使更多的人能够直接参与对最高天神的祭祀:
    阿赫纳通以超人的力量亲自拆开了宗教的印封,让所有的人都能够不通过祭司和“工作人员”的中介,直接领会宗教所蕴涵的精神奥妙。……向莱—阿通神表达谢意的仪式和献祭要在露天里,在灿烂的阳光下,在众多的祭坛上举行。而所有著名人物都要聚集在阿赫纳通祭坛的周围。(18)
    阿通神教为了使更多的人都能参与对至尊神的祭祀,主要采取两种措施:一是取消作为人神中介的祭司,而由每个祭祀个体直接与至尊神沟通。二是设立多个祭坛,而不是只设一个祭坛,这就能吸引和容纳更多的人参与祭祀活动。
    在中国史前传说时期,对于神的祭祀也出现过类似于阿通神教的情况。《国语·楚语下》有楚国观射父的叙述:
    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烝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19)
    观射父所讲述的九黎乱德,发生在颛顼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之前,当时正值少皞氏衰落之际。《史记·五帝本纪》首列黄帝,其次是颛顼,接下来是帝喾、尧、舜、禹。通常把夏朝的建立确认为公元前二千年左右,由此推算,所谓的九黎乱德,应是公元前2500年,或是更早的时期,较之古埃及阿通神教创立的阶段,至少要早一千年。
    观射父所描述的九黎乱德的淫祀景象,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可参与神灵祭祀。就参祭人员的广泛性而言,与阿通神教有相似之处。另外,当时是“夫人作享,家为巫史”,人人参与祭祀、各家都有巫师,实际上没有专职祭祀巫师,参祭者直接与诸神灵沟通。就此而论,这与阿通神教取消祭司也有相似之处。
    但是,如果透过上述事件的表象,从本质层面审视这两个事件,就会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异。
    首先,阿通神教确立了至尊神的地位,而九黎乱德则没有达到这一步。阿通神教采取的是如下举措:
    第一步就是取消所有神灵的象征意义,而且为了不造成混淆,他抹去了阿蒙这个名称,给至尊的莱神起名阿通。在阿通面前,数不胜数的神灵消失了,取代他们而出现的是彼此平等的人类(20)。
    阿蒙神(亦译为阿慕恩)是原来底比斯的地方神。底比斯贵族在新王国时期统一埃及之后,它也成为众神之王,与太阳神莱(或译为拉、赖)等同,并称为阿蒙—莱。阿通神教则把莱神,即太阳神奉为唯一的至尊神,名为阿通(或译为阿顿),把原有的阿蒙神排斥在外。阿赫纳通的这种做法,在逻辑上有它的合理性。阿蒙神,“最初同空气与风有关,被认为是隐蔽之神”,(21)代表了阴晦、幽暗。而莱神则是太阳神,代表光明。此前阿蒙—莱并称,是黑暗与光明的合体,出现内在的矛盾。阿赫纳通把阿蒙这个名称抹掉,太阳神阿顿就成为独尊之神。对此,弗洛伊德评论道:
    这就是人类历史上一神教的第一次,或许是最清楚的一次出现;更深入地洞见决定其起源的历史的和心理学的因素,将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22)
    阿通神教确立了太阳神的独尊地位,是由多神教向一神教的历史演变。而中土的九黎乱德传说,作为至高无上的天神始终没有出现。“人类学家认为这个神变得十分遥远而崇高,以致他实际上已经被较低级的神灵或更容易接近的神祇所取代。”(23)从《国语·楚语下》的记载来看,九黎乱德时期被祭祀的神灵多得泛滥,人们抱着急功近利的心理对待祭祀,把它看作是祈福的良机,因此,祭祀对象是和人们日常生活最切近的神灵,层次较低。作为至高无上的天帝,反倒遭到冷落。而颛顼帝的绝地天通,对人的祭祀权加以限制,是对祭祀活动的管理和规范,没有推动多神教向一神教的转变。
    其次,阿通神教提出明确的教义,并且充满仁爱的光辉:“‘天帝创造了像自己兄弟一样的人’,天帝还对每一个人说:‘你在我心里。’天地万物合成一体。”(24)阿通神作为太阳神的象征,把爱、温暖和光明慷慨地向人间施舍,他所创造出的人类也对这位至尊神顶礼膜拜,颂扬他的恩德。阿通神教的创立者阿赫纳通身为国王,他创立阿通神教属于国家行为,他本身充当阿通神的代言人,因此拥有明确的教义。而中土九黎乱德时期,“夫人作享,家为巫史”,对神灵的祭祀是各自为政,群龙无首,没有统一普遍的宗教意识,当然也谈不上教义。而绝地天通举措,只是强化的人的权力职责,具有政治上的进步意义。
    阿通神教的创立和中土九黎乱德的现象,是两个东方古国上古时期的重大事件,但它们在宗教史上都只是昙花一现。阿通礼教的创立者阿赫纳通在位时间很短,随着他的去世,旧有的诸神都重新恢复,僧侣祭司重操旧业,祭祀混乱的局面再次出现。而九黎乱德的最终结局是颛顼氏实施“绝地天通”,禁绝人神之间的自由往来,规范由巫祝担当沟通人神媒介的职责,人的祭祀权力却受到严格管辖。此外,导致这两个事件不同结局的还有宗教本身的内在原因。阿通神教体现的是多神教向一神教的转变,在宗教史上属于超前举措,不但早于基督教,而且比琐罗亚斯德创立的波斯拜火教还要早五百年以上。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在那个历史阶段时机尚不成熟,难以圆满实现,由此造成它的短暂命运。阿赫纳取消祭司而自身充当造物主的代言人,实际是国王兼巫师。这种情况在埃及历史上确实曾经存在,但在当时已经显得过时,这种做法实际又是逆历史潮流而动,使进步的宗教意识与滞后的政治理念相矛盾,从而导致阿通神教的悲剧。至于颛顼氏绝地天通的举措,以管理体制的完善取代宗教意识的发展,是政治对宗教的干预,这也是中国宗教没能发达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阿通神教和九黎乱德,作为两个发生在上古时期的悲剧事件,它们给后代留下的遗产不尽相同。阿通神教具有超前性,“这次宗教大开放已经打下深深烙印,留下了星星之火,这些星星之火甚至在其他民族的艺术和宗教信仰中得以复兴,并且净化了传统的埃及宗教本身。”(25)波斯拜火教、犹太教、基督教,及至于古希腊罗马神话和雕刻艺术,无不受到阿通神教的滋养沾溉。九黎乱德对原始宗教的推行,虽然最终被“绝地天通”的政治干预所平息,但是,它对后代宗教的影响依然深远。所谓九黎,指的是蚩尤部落,也有的认为是三苗,这两个集团都属于炎帝系统。中土上古时期巫风盛行的地区,往往与九黎所属的炎帝系统存在密切的关联。炎帝姜姓,他的后裔以姜太公最为显赫,是齐国的开国君主。《史记·封禅书》记载,齐地祭祀八位神灵,分别是天神、地神、兵主、阴主、阳主、日神、月神、四时之神,并且在不同的地点进行祭祀。其中的兵主就是蚩尤。阴主、阳主、四时之神和蚩尤,在其他地区都未曾专门列为祭祀对象。而齐地“八神将自古有之,或曰太公以来作之。”(26)实际上,这一渊源由来更久,可以追溯到炎帝文化以及九黎乱德的泛祭时代。《汉书·地理志》记载齐地风俗,民家长女不嫁,“名曰巫儿,为家主祠,嫁者不利其家,民至今以为俗。”(27)这一习俗的根源,实际上也是九黎乱德时“夫人作享,家为巫史”的历史遗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