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网络文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2011年03月18日 桫椤 参加讨论

鲁院开办网络作家班,鲁奖也向网络文学作品敞开大门,昭示了网络文学正逐渐从“下里巴人”转向“阳春白雪”。网络文学正在成为文学革命的最大事变。如何从历史的高度认识网络文学这个全民最大的写作现场,以及网络文学牵涉到的诸多关系、脉络和元素?马季日前经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作《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即给我们从根本上重新认识网络文学提供了一个指引。
    与作者之前的著作《读屏时代的写作——网络文学十年史》有所不同,这部《透视与备忘》囊括了他最近三年的主要研究成果,是一个理论文章的合集。依照所选文章的研究角度,全书分为“文脉新流”、“理论片羽”、“观点阐释 ”、“现场解析”、“年度盘点”和“有话已说”五部分,其中“有话已说”是作者关于网络文学的访谈和对话。这些文章主要发表和收录于《南方文坛》《文艺争鸣》《民族文学研究》《新华文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报刊和《中国文情报告》《中国文学年鉴》等书籍选本中。
    通读全书,《透视与备忘》作为一部全方位研究网络文学的专著,至少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在体例上具有灵活性。由于是作者理论研究文章的合集,这部作品虽然具有很高的理论性,但没有搞成教科书那样的体例,而是通过分门别类将观点和角度相近的文章综合在一起。作者的每一篇文章都在阐释关于网络文学的某个问题,而一组文章合起来又共同形成关于此类问题的综合理论,这种方法使得枯燥的理论被灵活地化整为零,可读性强且易于理解。例如第一部分“文脉新流”的四篇文章,主要是站在民族文学的角度查考网络文学的生态问题,这些文章共同形成了民族网络文学理论,开了国内网络文学和民族文学研究中关于民族网络文学的先河,富有前瞻性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二是在理论问题上具有广泛性。网络文学是涉及文学、技术和社会的“跨文化”现象,如果把网络文学定位为一门科学,它将是典型的“跨文化”科学。作为一部研究网络文学的专著,《透视与备忘》在理论问题上具有宽泛的广泛性,几乎涉及了网络文学与技术和社会科学交叉的各个层面。“理论片羽”和“观点阐释”中的文章不仅对网络文学的发展趋势、话语特征与代际标识、价值定位、主体性等关于网络文学内涵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还包括了博客与网络文学的关系、网络写作对当代文学的意义、网络写作与国家文化战略的关系等外延问题,使这部书成为一部综合性的网络文学研究著作。三是在理论观点上具有深入性。马季多年专注于网络文学的研究,若说他的第一部网络文学专著《读屏时代的写作》对网络文学给予了绘画式的全景描绘,而这部《透视与备忘》则采取庖丁解牛的方法,找准切入点,细致入理地对网络文学进行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的解剖。在横向上,从年度盘点到文本价值,从技术影响到文化生态,范围很广。但这种广泛并非是蜻蜓点水贪快求全,而是在理论的纵深上下工夫,抓住某个问题,说清说透。比如在《网络写作的利弊与前景》中,作者首先从当前在世界文坛上流行的“跨文化”写作入手,进一步指出网络文学的跨文化性,然后对网络文学做出定位,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利弊,具有深度的创新性。四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成为该书最为突出的特征。网络文学是当前正在发展着的没有定型和定性的文学现象,马季进行网络文学研究,没有现成的典籍可以依靠,一切理论均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在这些文章中,无论作家、作品和创作过程,均进行了深入的现实调查和阅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的归纳与提升。在“年度盘点”中收录了2006年至2009年四年的网络文学年度盘点文章,在这些文章创作过程中,作者花费了大量精力浏览网络,阅读网络文学作品,多方面了解重要作者的创作情况,使文章有现实基础,言之有物,避免了对空言空的缺陷。这几乎成为作者进行网络文学理论研究的一条基本方法,也正是基于这一方法,《透视与备忘》几乎以2002年以来网络文学中出现的所有重要作家和作品为基础,这也使这部著作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是网络文学的“备忘”。
    网络文学方兴未艾,网络文学理论研究也逐渐进入深水区,《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一书将可以为后来者“过河”提供一块可以赖以依靠的坚实“石头”。

责任编辑:宝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