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作家要拥有大格局、大情怀、大气象,才能写就大文章、大作品、大历史,不仅要看到现象,还要看到本质;不仅要理解现实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还要提出理性的批评和建设性的意见。” 党的十八大以来,报告文学在“讲述中国故事,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想”的伟大使命中,应该说依然发挥了生力军、排头兵的作用,形成了“有核心、有旗帜、有队伍、有作品、有信心”的生动局面,涌现了众多优秀作品。无论是现实题材还是历史题材,报告文学作家都在第一时间、深入第一现场、运用第一手资料,写出了一流作品。 下面我就报告文学如何面对、思考、介入现实和报告文学的艺术表现问题,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讲好中国故事要有“现场感”,永葆宽容之态度。 毛泽东说:“作家到群众中去就能写出好文章。”报告文学作家常说“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强调采访的重要性。其实,采访(查阅史料)和写作同等重要,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二者不可偏颇。如果有了好的采访,掌握了好的材料,却不会选择材料来叙述和表达,或者采访到的好东西在写作时没有被重新发现、发掘,被自我淹没、遮蔽,那么采访的效果就等于没有达到;如果掌握了写作技艺,有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却没有材料,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如何做到采访和写作相得益彰,把有限的采访素材呈现出无限的文学“现场感”呢?一是作家要怀抱巨大的同情心,全身心地回到并融入历史和现实的那个“原现场”中去,回到那个历史的时间和空间中去,以宽容之态度建设一个心灵史的实验室,静默观察,科学判断;二是作家要正视历史和现实、时代和人物的局限性,与历史、现实中的人物及其命运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息息相通,心心相印,不做“事后诸葛亮”和“马后炮”;三是作家在把文学的镜头聚焦个体命运沉浮变迁的同时,还要全景式地呈现“原现场”整个群体的大历史,节制、理性、优雅地完成叙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