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中国作家缺什么?(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报 黄国荣 参加讨论

    
    韬奋先生为了自己追求的事业,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不怕挨穷,不怕遭埋怨,甚至不怕坐牢,不怕杀头,所以他被国家公布为新闻出版界唯一的一位公祭烈士。
    韬奋先生对事业的这份执着,让我想到一个词,叫做定力。
    定力是佛教语,是佛和菩萨的十种法力之一,谓坚信精进、专为坚定之心。《现代汉语词典》里竟还没这个词。
    佛教是一种信仰,大凡精神崇拜都离不开信仰。信仰,相信与敬仰,假若不相信,不敬仰,何谈信仰尔?我们每个人所追求的喜爱的精神寄托精神事业何尝离得开信仰?
    文学也是一种信仰,它是人类精神与灵魂的另一种寄托。文学的旨意是崇尚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褒扬真诚,贬抑虚伪。这种旨意构筑于全人类共同共通的心愿与情感之上,它与宗教有着某种共同与相通的内涵所在。立志于文学,也就把个人人生的信仰、理想与追求皈依文学,把它当作一份终生事业来践行,这自然需要宗教徒对宗教信仰那种虔诚,需要那种矢志不移、坚韧不屈的定力。
    在“互联网+”时代的目下,从事写作的人数以亿计。对这种全民写作,全民出书的状态,本文不想加以评说,我只想跟已经获得作家身份的写作者做一沟通交流。
    按说,有志于文学者,愿以作家为荣写作为业的文人,本身是对人生做了选择。这虽不像出家人“剃度”那么要履行庄严的程序,但也无疑是一种人生抉择与决断。据我所知,这支队伍中,不少人是弃官从文、弃商从文、弃教从文、弃医从文、弃武从文……也许他们并不糊涂,他们清楚本人在原领域里付出同样的心血,或许会获得比这一行更灿烂的仕途、更丰足的财富、更瞩目的业绩、更优厚的待遇,但原本的事业不是自己最喜爱最心仪的事业,他们愿为自己的选择放弃按部就班顺其自然,甘愿接受逆向挑战,甘愿承受清贫与清苦。
    既然文学在有志者心目中如此神圣,那么定力是他追求这份事业不可或缺的一个基本素质与品格,可现实又如何呢?无论是有名的,还是无名的;也不管曾经名噪一时的,还是家喻户晓的;真正以文学为事业信仰,并愿为此付出自己毕生心血,不遗余力地终生探索研究笔耕不辍的名副其实的作家又有多少?
    有的因何刚进门便歇手退却,是一时头脑发热望错了山,进错了门;还是文学让他感觉无光可沾,全凭自己的手艺辛勤耕耘一世清苦不值?有的因何成功一举之后再也不举,如昙花般瞬即凋谢,是自己亲历事件的巧合局限,还是一时冲动偶然获取意外收获?有的因何舞文弄墨却不钻研文学,而只做文章;不从生活出发,而从仕途着眼,把应景作品和获奖证书当敲门砖,削尖脑袋去钻营做官?有的本很有文学天赋,写出过力作佳作,因何为利益所惑,放弃初衷,抛弃文学一心去编写更便捷更快速捞钱的影视作品?也有的因何过早地江郎才尽进入写作衰老期,写作寿命比体操运动员的竞技寿命还短?还有一些所谓名家,因何一部接一部地重复别人、重复自己,忽悠了粉丝和读者的钱袋子,对文学却没丝毫贡献?批评家又因何不去寻找作家寻找作品,而只应付人情与版面……凡此种种,似乎与文学精神格格不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