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彭黎明 参加讨论

    其实,写学思日记,古今学人早有此例。我早年曾求教“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他就当面嘱我写日记,说是大有好处。后来得知,我在报纸上发表的读夏先生《域外词选》的文章,竟被夏先生全文录入他的《学词日记》。这才晓得他从青年时代开始,直到80高龄仍坚持写日记,几十年的积累,他的日记遂成为重要的学术著作,并由浙江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由此,我对写日记、写随笔加深了认识,写了几十本《有思录》,退休后发表的许多诗文,素材大都取自《有思录》。
    话说回来,对有较好感悟能力又求上进的大学生来说,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课外辅导,是既结合他们所学专业,又融会他们人生修为和价值取向的辅导,如果方法得当,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记得我在应邀辅导哲学系学生社团“知行社”课外学习时,发现他们抽象孤立地研究“知与行”的问题,于是便提出还是学以致用为好,最好是联系自己的思想认识,把握学习知识与学习做人的辩证关系,解决在求知过程中不断修为的问题。我还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说明在求知过程中注意学习做人,在学做人中深入求知,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会大受其益。换句话说,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互为动力,既为学又为人,相互促进,才能培养起健全的人格素质,学到真知,获得真能,成为真正有用的人才。同学们听了很兴奋,眼睛发亮。后来,“知行社”的两位社长经过几年努力,先后考研成功,他们告诉我好消息时,都说到了那次辅导的感受。
    大学生在校学习时,正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千万不能对此忽视。我接受过法律专业的皓颉同学来访,并且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学习成绩优秀,但不满足于课堂学习,而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前不久,我得知他高分通过了司法考试,说来着实不易。还使我惊异的是,他之前曾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以步行或搭乘车船的方式,游览了中国东、中部各省以及青藏高原,又体验了最北部的漠河寒冬,拍下了许多珍贵照片,写下了艰苦跋涉的生命体悟《在路上》。
    皓颉同学志存高远,逐渐走进了我的心域,我们经常交流生命的体悟感受,畅谈人生的价值梦想。我对他说,个人梦想的实现有个过程。在此过程中,能够与祖国人民的需要相结合,才是人生最好的价值选择。我上中学时就有考大学当作家的梦想,遇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于是投笔从戎上了前线。战争胜利后,祖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号召向科学进军,我又转业考入大学深造。毕业后,根据学校需要当教师,几十年兢兢业业培养人才,读书写作,自然而然成就了当年的梦想。皓颉听了心领神会,并身体力行,他在一年暑假旅行路上,遇到云南鲁甸地震,即刻停下脚步,投入志愿者行列,帮助当地灾民,从救危扶困中得到了锻炼。回校后,又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滴水公益”活动,救助太行山区贫困孤老和失学儿童。现在,他已完成毕业论文写作,正在法院实习律师工作,帮助清理积压的旧案,履行法官助理职责,深入体验司法正义的价值。毕业前夕,他已收到多家用人单位的聘用信息,我听了很高兴,因为他未来到哪个单位工作都会是好样的。
    反观自我,晚年能接触许多优秀大学生,可以说是一种幸运。从他们身上,我也学习到了许多东西,比如电脑和微信操作,都得到了他们的指点。这使我很开心,感到好像打开了一扇天窗,丰富了晚年的精神生活,老有所用,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进而体验到老有所为的快慰。这真是:心底有泉水自涌,人生至境无旱情。只要自强就不老,可教可为乐其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