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动漫 >

皮克斯与早期三维动画实验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作家网 刘书亮 参加讨论


     


     说起实验动画,或许很多人会首先想起那些抽象至极、奇奇怪怪或者怎么也看不懂的“高冷”作品。但不应忘记的是,“实验”是一个带有历史性的概念。一部多年前的实验动画,在今天看来或许已不再是实验了。
    三维电脑动画就是这样的东西。它的发展只有短短几十年,但发展速度之快着实令人惊奇。不管是否愿意承认,如今我们的商业动画电影领域基本上已经被三维动画占据了,二维动画在主流市场却面临着尴尬的境况。但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三维动画是彻彻底底的实验。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在这段历史中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要讲讲皮克斯诞生的故事。
    皮克斯的前身是乔治·卢卡斯所创立的卢卡斯影业下属的一个部门。1977年,卢卡斯执导的《星球大战》大获成功。此后,卢卡斯影业成立了电脑动画部,并聘请了艾德温·卡姆尔——纯电脑制作动画影片的创始人之一。
    从事电影相关工作之前,卡姆尔已经在电脑图形计算领域做出了很多突出贡献。1972年,他把自己的左手在计算机中还原建模,并做了简单的动画。在今天看来,这只手很粗糙生硬,动作简陋而缺乏表现力,但这却是最早的电脑动画实验,堪称三维动画在萌芽期的一大创举——皮克斯成立还是14年之后的事情呢。
    在皮克斯的日子里,卡姆尔这位“高端技术宅”更成了技术人员的主心骨。他领衔开发了RenderMan渲染系统,这一系统后来被用在了《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等一系列动画电影中,是皮克斯一直以来的核心渲染技术,它也为卡姆尔赢得了很多技术类奖项。可以说皮克斯一边创作影片一边不断开发新技术的传统就是从卡姆尔开始的。
    让我们回过头来,讲讲约翰·拉塞特。按照皮克斯导演彼得·道格特的描述,卡姆尔像是科学家和大学生的结合体,拉塞特则像个孩子王。这个“孩子王”从很早就开始对三维动画感兴趣,但他最初的三维动画生涯并不顺利。
    1975年,他被加州艺术大学录取——这所大学正是华特·迪士尼1961年创立的。在这所学校中,拉塞特开始按照迪士尼式的动画体系来学习动画创作,并在毕业后很快被迪士尼聘用。在迪士尼工作期间,他对三维电脑动画很感兴趣,也是第一个获得批准尝试三维动画的人。然而,这也让拉塞特遭遇了沉重的打击:他竟然被迪士尼解雇了!因为迪士尼实在不知道拿他怎么办,认为钻研电脑动画的他像个怪物;而彼时的迪士尼公司从上到下都深陷于对电脑的恐惧之中——“要是电脑把一切工作都做了,取代了我们,该怎么办?”
    离开了工作多年的迪士尼,拉塞特受邀来到卢卡斯影业电脑动画部,就这样与艾德温·卡姆尔成为同事。1986年,史蒂夫·乔布斯收购了电脑动画部,并转而成立了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皮克斯正式诞生。在这里,与卡姆尔一起,拉塞特真正施展开了拳脚。
    1984年,皮克斯的动画短片《安德鲁和威利冒险记》制作完成,并在当年的SIGGRAPH(世界图形图像大会)上公开放映。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角色的造型很简陋,但事实证明这并不影响短片在30年前的那时震惊四座。皮克斯正式成立后,1986年《顽皮跳跳灯》的诞生更是让全世界看到了三维动画的无限可能性,掌声再次响彻SIGGRAPH展览现场,小台灯也成了皮克斯的象征。
    皮克斯在商业上响亮的第一炮是《玩具总动员》。1995年,《玩具总动员》作为世界上第一部三维影院动画长片横空出世,并以3.62亿美元的优异票房成绩成为当年美国本土的票房冠军。此时影片已经可以游刃有余地表现每一个角色的动作和情绪,三维电脑动画由此开始承载起了结构复杂跌宕起伏的故事以及富有魅力的角色。《玩具总动员》成了皮克斯的代表作,更成了全球三维电脑动画的里程碑,让三维动画从实验跻身商业。
    回顾皮克斯的诞生与发展,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早期三维动画制作者们的实验精神。2007年,纪录片《皮克斯的故事》的开头这样概括开拓电脑动画领域的困难重重:“在过去的20年当中,这些艺术家们随时都在面对困难,也面临着失败的风险。”可以说,正是由于有他们那时对三维动画的实验和探索,今天的动画才呈现出如此辉煌多彩的面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