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接连出现的两次单月票房负增长拉低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整体涨速,紧接着本应火热的暑期档未能产出10亿级影片,令业内普遍看好的600亿年票房目标很可能化为泡影。从年初《美人鱼》创下破30亿的单片票房纪录,到李安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发出的警示一语成谶,中国电影缘何短期内“快牛”止刹,谜题亟待破解。 8月17日,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产业与中国故事创新”上海市社科创新研究基地、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电影发展论坛暨《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上海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论坛以近期中国电影市场增速放缓的成因为切入点,进而辐射到产能升级与市场“浮沫”、“互联网+ ”、观众分层、题材类型更迭、技术“进阶”、市场机制“完型”等产业关键词。与会者的共识是:中国电影要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 关键词一 产能升级与市场“浮沫” 与近3年37.45%的平均票房增速相比,2016年二季度突如其来的“踏空”跌落被视为电影市场出现“拐点”的重要信号,同时也给资本热钱搅动下不甚理性的中国影业提供了冷静思考的契机。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认为出现“拐点”意味着数量型增长方式遇到瓶颈,但中国电影仍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条件。超过40%的年票房增速会过度消耗有效资源,因此要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星同样认为刚性增长是未来几年中国电影的必然趋势,起伏也将成为常态。他指出,国产电影文化含量下降,资本刺激下不良创作现象加重,共同构成了第二季度票房下滑的原因。 外界资本的强势介入虽然为电影创作提供了资金保证,但也在逐利性驱使下激起大量产业泡沫。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刘嘉以“穷凶极恶”一词来描绘资本的“野心”,她认为一味维持高增速只是被产业泡沫放大的心理暗示。西南大学教授刘帆进一步验证该观点,他将以打击“买票房”为核心的市场整顿和市场终端扩容减缓看做撇去市场浮沫的过程。面对重重产业弊病,西北大学教授张阿利提出要“重新走上专业化”,中国电影亟待从投融资体系、制片管理和技术的引进及运用等多个层面进行重新整合。 关键词二 “互联网+” 互联网与电影的关系可谓 “相爱相杀”。一方面,“网生代”观众与新的流行文化正强势冲击电影艺术的审美倾向。北京大学教授王一川总结了互联网语境下中国电影的深层次问题:互联网正成为新的艺术链的发源地,网民关注数量取代关注评价。此外,依托互联网产生的新艺术趣味正在年轻观众群中疯长、蔓延。 另一方面,作为典型的内生型与后发型产业,中国电影亟待借助“互联网+”思维重塑产业生态。“电影产业与中国故事创新”上海社科创新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聂伟循着产业价值链升级发展的逻辑,将业界热炒的“影游联动”视作基于“互联网+”的超级产业链接。“影游联动”是对“异业融合”趋势的自觉践行,折射出中国电影供给侧改革的不懈努力。上海大学教授孟添将电影的互联网股权众筹分为产品型与收益型两大类别,并进一步总结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三 观众分层 随着“80后”、“90后”观众迅速成长为大银幕消费主力,青年观影群体以“用脚投票”的方式倒逼电影创作向其审美风尚倾斜。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钟大丰从历时性的角度证明了观众需求与结构的变化往往是推动电影新潮流产生的重要因素。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左衡具体论述了当下国产电影创作落后于观众趣味增长曲线的问题,指出提升电影水准、开展电影教育是必要的应对手段。 如今,国内电影受众或自然或被动地呈现出分层态势。《当代电影》杂志编辑林锦爔按照用户黏性进行受众群体分层,将之划分为意味着票房保证的核心影迷与受到票价或者话题吸引而进入影院的随机性观众。上海大学副教授张斌与中国电影出版社编审类成云剖解了“小镇青年”、粉丝电影观众两个热点概念。前者认为可以用“电影新观众”等中性概念替代“小镇青年”这一歧视性说法,避免误导中国电影的美学口味。后者指出,粉丝电影观众需要维护,但又必须对其文化取向进行引导。 关键词四 题材类型更迭 时至今日,中国电影的类型化创作尚未形成完善的工业生产机制。近期上映的《封神传奇》《盗墓笔记》等奇幻“大片”也未能准确把握类型叙事规则,沦为各色元素杂糅的“四不像”。面对市场疲态,北京大学教授陈旭光重新呼唤国产大片与类型化创作。他将本土化、类型复合与人才培养视为类型化创作的关键问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赵卫防进一步谈及如何通过类型创作防止同质化叙事,他从香港类型片创作经验出发,指出过多的类型元素相互拼贴会导致叙事混乱。 从类型更迭角度看,当下奇幻电影正在取代古装与武侠大片,成为拉动产业增值的“旗舰”。中国电影评论协会副会长张卫基于新一代观众心理把脉类型电影创作态势,认为“90后”观众既热衷于奇幻、魔幻、科幻题材作品,也对传统类型片持有兴趣。《文艺报》艺术部主任高小立预测未来网游、网文改编的奇幻类型片仍是市场宠儿,走心得现实题材将回归银幕,而小清新题材已经步入审美疲劳期。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彭涛与北京电影学院助理研究员康宁对此表示赞同,彭涛认为市场会通过挤压“烂片”的生存空间来倒逼类型创作走向成熟。 电影市场对于部分热门题材类型的追逐,可能会遮蔽甚至挤压其他题材类型的生存空间。浙江大学教授盘剑强调动画电影理应作为国内电影界的“半壁江山”发挥作用,并对动画电影的发展状态进行了梳理。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孟君对“小城镇电影”进行了“打捞”、“拾遗”,并将《山河故人》《路边野餐》归至该行列中。 关键词五 技术“进阶” 技术新变是主导电影“进化”的关键“基因”,从放映机问世到有声电影、彩色电影、3D电影的普及,科技几乎不间断地推动着观影装置“进阶”。《电影艺术》杂志编辑部主任王纯从胶片转数码的技术革命入手,探讨生产要素成本降低带给中国电影产业的巨大变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奇佳深入探究受众观影的心理动因后指出,观影人群对视觉享受的诉求压倒其他因素,因此市场扩张需主动寻求技术新变。 如今,动态捕捉和CG特效的成熟,为电影“造梦”提供了技术支撑。随着VR硬件向消费者市场下沉,一众电影公司纷纷抢占产业“风口”。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刘军充分肯定了泛娱乐化场景中数字生产方式的不可替代性,未来或将形成电影、游戏与VR产品的联动效应。作为例证,上海大学副教授陈晓达将上海国际电影节对VR观影模式的引入视为线下与线上资源整合的典型案例。 关键词六 市场机制“完型” 电影工业的现代化离不开完善的市场机制保障,中国影业转型升级不仅需要政策优惠,同时也亟待建立人才引入与培养体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亦中提出,单银幕产出遭到稀释、排片率成为文艺片“痛点”、部分市场数据不透明、烂片反而“吸金”等现象都是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的体现。清华大学博士彭侃继而解读了影市机制的内部缺陷:制作投资缩减、发行模式同质化严重、缺乏精细化的放映区隔体系。 2017年中美将针对进口片源问题重新谈判,中国电影需提早补全市场机制短板,才能在对垒中取得话语权。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刘藩提出,中国电影可以向政府寻求各式政策鼓励,并进一步吸收国际电影人才。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叶航认为部分老导演可以转型监制、制片,既能代表投资方把控风险,又可保证新导演的创作自由。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策划赛人不无担忧地批评部分老板掌控着电影的命脉,因此中国电影必须早日完成市场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