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存宋元丰八年《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二十卷首题记。 韩革摄/光明图片 本报讯(记者杨珏)近日,记者从山西省文物局了解到,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过程中,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普查队员在整理旧藏书目、拓片时,发现12册早期版本经书。经专家鉴定,为国内现存不多的《崇宁藏》零本(缺失了某些册而变得不够完整的丛书)。 《崇宁藏》又称《崇宁万寿藏》《崇宁万寿大藏》,是北宋时期福州闽县白马山的东禅寺等觉禅院发起募捐刊刻的国内第一部私刻大藏经,也是第一次在大藏经上采用经折装的形式,此后的《毗卢藏》《圆觉藏》等7种版本大藏经都按此版式不变。该藏从宋元丰三年(1080)开雕,至政和二年(1112)雕成。开始雕刻时只称大藏经,后因以藏进献徽宗皇帝,祝延圣寿,于崇宁二年(1103)奉敕,赐名《崇宁万寿大藏》。目前《崇宁藏》国内仅存零本,经对公开数据检索,保存《崇宁藏》的国有收藏单位有19家,北京瀚海、西泠等拍卖公司也曾上拍部分零本。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保存的《崇宁藏》为原太原市文物商店于20世纪60年代征集所得,后此批古籍入藏原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1998年后,因机构变动,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原藏所有文物包括此批古籍由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保管。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开展后,在清库过程中,普查队员在专家指导下,对这批古籍进行了著录登记。这批《崇宁藏》为零本,共12本,均有不同程度残损,其中的6本因缺少卷首和卷尾,普查队员以“残经”命名。现经核对残存经文,可以确认各卷卷名。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因其保存的这批《崇宁藏》零本,成为继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山西博物院、辽宁省图书馆、太原崇善寺后,又一在经卷数量上保存较多的收藏单位。该批经卷弥足珍贵,且部分经卷具有明确的刊刻时间,钤有“鼓山大藏”印,这对于《崇宁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批经藏本身在文物、文献、版本上也极具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