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时代里,或许很少有作家像叶兆言一般当得起这样的评价:一个单纯写作的人。如果还能在此基础上,加上“非常正派、特别干净、不与人争、笑看风云、守住自己”之类看似...
二十世纪杰出的小说家、文体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离开故国俄罗斯后,曾于1940至1950年代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开设文学课程。他为此精心撰写了大量的讲稿,后经整理和编辑,辑...
1 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作家彼得·汉德克近日访问中国,辗转去了上海、乌镇、北京。这一路走来,他不可避免频频被问,怎么看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在上海市作协举行的读者见面...
1976年,23岁的罗贝托·波拉尼奥站在墨西哥城的甘迪书店里,这是少数几家很不明智地免费让爱书人看书的书店之一。他在读一篇题为《再次抛弃一切》的宣言。宣言号召诗友们效仿诗...
1976年,23岁的罗贝托·波拉尼奥站在墨西哥城的甘迪书店里,这是少数几家很不明智地免费让爱书人看书的书店之一。他在读一篇题为《再次抛弃一切》的宣言。宣言号召诗友们效仿诗...
作家马原喜欢在作品里谈论马原。对先锋文学多少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他有过一句颇能体现马原风格的话——“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这是他发表于1986年的短篇小说《...
“写作的奥妙就在于,它不单是经验的,还是超验的” 记者:读《姑娘寨》就像是走进了博尔赫斯笔下“小径分叉的花园”,觉得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不知道会把你引到什么方向。而...
贾平凹 1 “小说当然有作家的观念,但更大力气的是呈现事实,它始终在那里,它就是它” 记者:《山本》的研讨会听后,我惊讶于各位专家围绕小说本身,也能谈出那么多不同的理解...
文学批评都有现实针对性,少能见到完全超越现实的批评,即便是出于纯粹审美冲动而作的批评文章,也免不了有一定现实指向。文学批评的现实感,不仅仅指现实功用,也意味着审美...
蕾拉·斯利玛尼 法国“80后”作家蕾拉·斯利玛尼从新闻出发,又抵达了新闻。她迄今两部小说都是从真实的新闻事件中获得灵感。于2014年出版后一度登上法国文学畅销榜榜首的处女作...
一 《西岸上的宣礼》(azān-e-maghreb)是伊朗现代作家萨义德·纳非...
零 英语第二公用语化问题由来 2000年开始后不久,日本媒体便报...
本文以汉语自身的眼光重新审视“了1”与所处语句,,证明“了...
常州话的达成貌及其价值 史有为 (日本 明海大学) Abstract: T...
内容提要: 鲁迅以动为本位的理想人性论,是针对中国传统专制...
演讲人:孙郁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 时间:2014年9月 简历 孙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