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旅人的历史记忆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9:11:24 国学网 袁晞 参加讨论
1900年,消失了近1500年的楼兰古城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古城遗迹是斯文·赫定新疆考察的意外发现,这奠定了他作为一个探险家的世界声誉。 斯文·赫定1865年出生于斯德哥尔摩,青年时代深受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影响。他一生中多次来到中国,出版了多本有关中国的著作,而其中最重要的著作是《斯文·赫定博士所率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报告集》,那是他1927年至1935年率考察团在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考察形成的,共55卷。而让全世界更多读者读到并喜爱的是斯文·赫定自己撰写的《亚洲腹地探险八年》,即报告集第23、24、25卷,这是他考察中国西部的全景式的作品。如作者所说:“可以看作是整个系列文集的一个导言,也可以看作是对考察团的活动历程与组织结构的概览,还可以看作是我们在亚洲的心脏旅行、生活和工作大致状况的描述。” 在这次考察前,斯文·赫定已来过新疆几次,最早的一次是1890年,只到达喀什,但亚洲腹地人文和自然景观给年轻的欧洲探险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决定了他一生的志向。 他1927年开始的活动是受汉莎航空公司的委托,为开辟欧亚航线作一次横贯中国内陆的考察。本书的第一部分即记述1927年5月至1928年5月的这段考察,第二部分是1928年夏到1933年秋,有许多项具体的科学考察。1933年秋冬,年近70的斯文·赫定又一次从归化(今呼和浩特)踏上征程。这次是汽车考察活动,目的是给南京政府提交一份在中国沿海与新疆之间修建两条公路的报告。除了这一主要任务外,也进行了考古、动植物学的研究,绘制地图,还乘独木舟考察了罗布泊。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西北的大部分地区还是荒凉的土地。1927年5月,150峰骆驼组成的队伍从包头出发,沿阴山脚下向胡济图河进发,再从百灵庙经阿拉善到额济纳河,最后一段旅程是经哈密到乌鲁木齐。如今高速公路两天的汽车行程,人和骆驼行走了296天。先是酷暑,后是严寒。风暴凶猛无比,带起浓厚的尘土和沙粒;雨丝伴着狂暴的大风像鞭子一样抽打;沙暴像堵黑墙卷了过来,整个天空已被飞扬的沙尘遮挡严实……这样的记述随处可见。 斯文·赫定笔下随处是乐观的精神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深色的骆驼站立在洁白的雪地上,大多数的身上也披上了银装,远远看去,驼队排成一行慢慢地在雪野中跋涉,比以往更具一种苍凉而激越的情调。远方,北面和西面的山峦以及近处南边的山峰通体皆白,如同莹玉……” 考察团在新疆的这几年,也是新疆现代史的重大转折时期,1928年杨增新易帜后遇刺和金树仁上台,使新疆从相对稳定到陷入连年内战,1934年又是马仲英与盛世才的决战。初到新疆,这里还是一派和平景象,后一次到新疆,以前经过的丰饶的绿洲和村庄不复存在,斯文·赫定的悲伤和痛切溢于言表。 在这部长达60万字的著作中,作者处处表达着对中国文明的向往,“寂寥无声的沙漠之夜,闪烁的星光下,从遥远的天边仿佛还隐隐传来一阵渐渐遁去的驼铃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