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中国科幻正在进行时 第八届华语科幻星云奖揭晓(4)


    
    科幻与翻译输出
    背景
    2015年8月,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也是中国科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观点
    ●《三体》英文版译者 刘宇昆
    翻译的灵魂
    是理解作者的声音
    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是《三体》的英文版译者,刘宇昆同时也是一名科幻小说家,他的作品《手中纸,心中爱》《物哀》曾接连获得国际科幻大奖雨果奖。刘宇昆认为,翻译是一种对语言的再塑造,也是与作者产生共情的过程,“和作者成为朋友,倾听与理解他们作品中的故事,可以更好地传递作者的心情。”刘宇昆称,现代汉语的多元性增加了中译英的难度,因此翻译时需要更多的语言技巧。“一种语言作品要被其他语种的读者接受、喜爱,翻译的作用至关重要。翻译的灵魂是理解作者的声音,每位作者都有他独特的语言风格,熟悉他的读者通过文风就能猜到作者的名字。在我看来把故事讲出来、情节说清楚是比较容易的,但是作者独特的声音是很难被翻译出来的。我在翻译作品时经常思考,如何把刘慈欣那种宏大的气派翻译出来,如何把郝景芳看待世界、看待宇宙独特的视角翻译出来,这些隐含在文字背后的东西是最难把握的。虽然目前机器翻译的水平已经很高,然而我觉得机器翻译还不能完美地表达作者的声音。”
    ●科幻作者 夏笳
    要对作者和作品
    产生强烈的情感
    2004年初出茅庐的夏笳凭借《关妖精的瓶子》获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今年在第28届中国科幻“银河奖”中,她再次凭借《铁月亮》获得最佳短篇小说奖。“科幻作者在创作时克服了语言的重重困难,最终表达出强烈的情感,这个过程是扣人心弦的。”夏茄与刘宇昆一样,指出了译者对作者要深入理解,“翻译科幻作品,首先需要理解作品,对作者和作品产生强烈的情感,就是共情。作者描绘出的不同人物的不同声音,传递出不同的心情,在翻译时通过对话关系去理解人物的声音,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科幻作家三丰认为,相较于其他文学作品,科幻作品更擅长创造震撼辉煌的场景,因而更容易与读者产生共情,“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幻作品被翻译为外文,不仅因为中国文化的强盛,更由于中国科幻作品水平的不断提高,赢得了更多读者关注。应该给译者更多支持和反馈,提高翻译的水平,扩大翻译的范围,将更多优秀科幻作品翻译为外文,不断推广传播中国科幻的声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