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汉语语音演变的几个因素(4)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11:11:16 《古汉语研究》 蒋冀骋 参加讨论
就音韵与文字的关系而言,汉字对语音的演变也有一定的影响。文字是记录语词的,语词包括音与义,故汉字也有记录语音的作用,记录者与被记录者相互影响,则是当然的。这种现象在形声字中的反映比较突出,其表现形式有两种:一为声符的读音影响字的读音,一为常用字的读音影响非常用字的读音。 声符的读音影响字的读音者: “脘”,《广韵》音“古满切”,见母缓韵。据反切,应读guǎn,今则读wǎn。为什么读wǎn?源于声符“完”读wán。《广韵》“完”音胡官切,据反切,应读huán,而在《中原音韵》中,与“刓”“蚖”“岏”同小韵,“刓”“蚖”“岏”诸字《广韵》疑母,而大部分疑母字在《中原音韵》里已读零声母,故“完”在元代已读wán而不再读huán,故从“完”声的“脘”也读wǎn而不读guǎn。这是声符影响的结果。 “胫”,《广韵》音胡顶切,又音胡定切。据反切,应读xìng,今则读jìng。为什么读jìng?源于声符“巠”读jīng。《广韵》“巠”音古灵切,据反切,应读jīng,撇开声调因素,从巠声的“胫”由匣母变成了见母,读作jìng。这也是声符影响的结果。 “焜”,《广韵》音胡本切,据反切,应读hùn,今则读kūn。为什么读kūn?源于声符“昆”今读kūn。《广韵》“昆”音古浑切,据反切,应读gūn。《集韵》“焜”又音公浑切,引服虔云“明也”。已与“昆”字同音。这是韵书记载此音的最早记录。《五音集韵》仍之,音古浑切,改反切上字“公”为“古”,代表的音相同。《正字通》日部“昆”字下:“俗音坤。”看来从明代开始此字已读作kūn。现代读kūn取的是明代的俗音。这仍是声符影响的结果。 “溪”,古字作谿,自古以来皆读“溪”母k‘,《王三》音苦嵇反,《经典释文》音苦兮反,《广韵》音苦奚切,《集韵》音牵奚切,《中原音韵》与“欺”同音,《古今韵会举要》《洪武正韵》注音与《集韵》同,明代徐孝的《合并集篇》卷一“水”部“溪”字下始注二音,云:“希、欺二音,溪涧。”且以“希”为首音,说明当时大多数人读“溪”为“希”,而读如“欺”者,反而不太通行,可能有存古的因素。卷六“谷”部下“谿”字注云:“欺、畦二音,谿涧。”则以“欺”为首音。为什么读xī,其原因在于“溪;的声符“奚”在《广韵》读胡鸡切,反切结合音为xí,为阳平,今读xī,读阴平,有所变化。秀才认字认半边,遂据声符字“奚”的读音,读“溪”为“奚”,不再读如“欺”。 常用字的读音影响非常用字的读音者: “篲”,《广韵》音祥岁切,邪母祭韵。据反切,应读suì,今则读huì。为什么读huì?源于“篲”从彗声。彗字《广韵》有三音:一为祥岁切,与“簪”同,释为星名;一为徐醉切,释为帚也,一曰妖星,读音与祥岁切大同小异,如至祭合一,则没有区别,释义也相近;一为于岁切,云母祭韵,释为日中必祭。按,《说文》“篲”为“彗”的或体,二者系一字,有不同读音者,殆不同经师、不同时代的注音,《广韵》裒而集之,故有此歧异。从彗声的字有“慧”,《广韵》音胡桂切,读作huì,而“慧”比较常用,受“慧”的影响,故“篲(彗)”读作huì。此是同声符字的常用字读音影响非常用字者。当然,也可理解为喻母三等未从匣母分出来时的读音,喻母三等字晚唐五代时才匣母分出,“于岁切”的音值与“胡岁切”没有什么区别,或区别不大,这个读音流传下来就是huì,但我们倾向于是常用字读音影响的结果。 “浚”,《广韵》作音似闰切,心母稕韵。据反切,应读xùn,今则读jùn。为什么读jùn?源于同声符的“俊”《广韵》音子峻切,今读jùn,而“俊”比较常用,受“俊”的影响,“浚”也读作jùn。他如“峻”“晙”“埈”也当作如是观。 “娟”,《广韵》“姢”,音於缘切,影母仙韵。“捐”,《广韵》音与专切,余母仙韵。据反切,前者应读作yuān,后者应读yuán,今则皆读作juān。为什么读juān?源于同声符的“绢”《广韵》音吉掾切,今读juān,而“绢”比较常用,受“绢”的影响,“娟”“捐”也读作juān。《中原音韵》中“娟”已读作见母,与“涓”“鹃”同音,“涓”“鹃”在《广韵》音古玄切。“捐”在《中原音韵》与“元圆园袁原”同音,读零声母,而《古今韵会举要》读全专切,在从母。明代徐孝编《字学集篇》卷九手部:“捐,涓、元二音。”卷一水部:“涓,音娟,涓滴。”此书姊妹编《字学集韵》卷二“湍”韵见母下收“捐”于见母“涓”小韵下,音居渊切,这是“捐”字读见母的最早记录。清代此字的俗音也读入见母,《说文解字》“捐”字下段玉裁说:“俗音居专切。”其记录时代晚一些。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略说普通话异读词的审音原则
- 下一篇:汉语语音音节本位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