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永恒的成长

不知有多少80后是伴随着秦文君的作品长大的,那群仿佛就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孩子们——自命不凡的贾里,善良的贾梅,新潮的林晓梅,机灵的鲁智胜,还有天才的陈应达……他们已在无数人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长大后回忆起来,依旧鲜活灿烂。秦文君的故事里,儿童美好的天性在小说中展露无疑,一群阳光少年,充满热情地生活着,感动了今天的孩子。
        秦文君老师在小说创作上坚持以儿童为本,她笔下的儿童世界充满了游戏精神。她认为,在现在社会中,人们缺少的不是掌握各种知识、技术和能力,而是“创造出热情以及拥有一颗抗拒焦躁,丰富、安详、高贵的心灵”。这种创作观使得她的小说中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她向读者传递着爱与美好,读了她的小说,除了感动,留下更多的是思考。
        二十年前,据说是国内儿童文学不太景气的时候,那时,贾里的形象首先诞生。这个形象很快受到小读者的认可和喜爱,小说呈现了当代都市少男少女们的校园生活和心理世界,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被评论界誉为“开创了校园小说新纪元”。直到现在,“贾里贾梅系列”已成为几代人的集体阅读记忆。
        如果初看这些故事的名字,如《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十六岁少女》、《孤女俱乐部》……似乎过于平淡,然而认真细读后会发现,故事虽没有曲折的情节、奇特的遐想以及一以贯之的经典主题,但它们的文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使人百看不厌。故事的内容引起同时代读者共鸣之处在于,正是鲜活而平凡的点点滴滴,构成了真实的校园和家庭生活。
        拿中学生贾里和他伙伴的有趣经历来说,贾里聪颖机智,热情侠义,而他的伙伴也不同凡响,经常做出一些令人刮目相看的举动。贾里虽然以搞恶作剧和给同学起外号出名,可在关键时刻,他还是表现得正义、勇敢。真实可信的人物总是多面而丰富的,贾里有许多小毛病,但他仍是一个诚实、勇敢、聪明、幽默、知错就改的人。贾里这个阳光男孩让我们懂得如何宽容、乐观、充满勇气地对待生活。
        天真活泼,心地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贾梅,平凡朴实,却也和她的伙伴们演绎了一个个多彩而让人感慨万分的成长故事,比如去餐馆打工被骗,说明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就难以在五花八门的社会中立足;给爸爸“打工”而没有完成任务体现了父母与儿女之间即使没有更多的语言交流,却心连着心,拥有血浓于水水的亲情;成功做演员的经历,告诉人们,要想立足,做好事情,不光要有真材实学,还不能心浮气躁,要踏踏实实从零开始。这些故事体现的平实而朴素的道理,正是现实的校园生活中随处可见的。
        如果说,很多儿童文学属于编造的幻想故事,那么秦文君笔下的故事反而呈现了一种真切的体验,让人感到亲切自然,贴近心灵。它们讲了很多心灵深处的东西,没有矫饰。在成人看来,故事中的孩子们经历的事情单纯、简单,根本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对处在当时的年龄和环境中的孩子来说,却给他们的心灵造成一定的压力,是过不去的坎儿。秦文君老师通过小说,保持着对孩子内心的敏锐体察,糅合了自己的一些成长经验,给了孩子们一些帮助,毕竟,成长的经历,世世代代,轮回无尽,珍惜自己的童年,也珍惜别人的,她能够破译孩子的童年,去做一些有用的引导。
        秦文君的小说,准确地抓住了一种相对恒久的“儿童性”。按照常理,贾里贾梅的故事本应是当下性非常强的作品,在一些校园小说“速朽”的今天,这些作品却一直受到欢迎。一拨孩子长大,下一拨孩子接着阅读。故事里的孩子们,他们的生活环境与现在有距离,着装也过时了,但现在的孩子依然能够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这种永恒的吸引力,在秦文君看来,就是孩子面对生活的智慧和调皮,一种生气勃勃的生命能量,一种成长的体验。他们总是不断尝试着新的东西,他们好“面子”,希望引人注目,他们的梦想和尴尬是所有时代的孩子们都能够体会到的。比如书中的贾里,他不断实现自己梦想的执着,在碰壁之后,会通过其他方式继续朝梦想努力,不断创造新生活。
        时至今年,秦文君老师从事儿童文学写作已有三十年了,在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精心策划下,“秦文君儿童文学30年美雅典藏”隆重推出,这无疑是对秦文君儿童文学30年的最美好的纪念,更是对小读者最有意义的礼物。这个典藏集包括《男生贾里总动员》《女生贾梅俱乐部》《想见米男》《花朵的梦想》《宝贝书女》《亲爱的书橱》6本,其中不但包括秦老师最经典的小说、散文作品,还梳理了她自己在写作历程中的阅读史及其女儿萦袅的作品。这份礼物,对于几代沉浸秦文君笔下的少年世界中长大的孩子们,十分值得珍藏。
        在这三十年里,我们能有秦文君笔下的贾里贾梅们和自己相伴,不能不说是幸福。有些人物大家可能只会放到文学里去谈论,但是秦文君笔下那群少男少女,仿佛生活在我们身边,虽然他们已经长大,但依然带着永恒而独特的年少青春,占据着我们心中的一角。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