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和臣子们 都是如何对话的?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1:11:19 广州日报 刘黎平 参加讨论
“先生为父皇陵寝,辛苦受热,凡事要先生尽心辅佐。” 在我们的印象里,帝王将相对话往往是很高大上的,不说内容,光是语言就肯定是文绉绉的,没有一点文言知识还理解不了,就算是在比较通俗的影视剧里,为了显示皇家的尊严、君臣的风度,说话也蛮文雅的。不过,老是那么端起架子说话,不觉得累吗?而实际上,古代君臣对答是怎样的呢? 所幸的是,关于这些对话,史册和笔记上留下了记录,尤其是明清两朝,记录更多,我们来看看相关材料,看当时皇帝、太后与臣民对答时,到底说的啥?是文雅高冷,还是通俗易懂呢? 朱元璋接见孔子后裔:说的都是民间大俗话 明太祖朱元璋是底层农民出身,比刘邦还要底层,因为刘邦还算是秦朝基层官吏——亭长,朱元璋则纯粹是贫苦农民,读书肯定不多,他说话估计高雅不到哪里去,例如,他回忆往昔岁月的《大明御制皇陵碑》,都是刻在石碑上的,已经算是有一定文化高度的了,洗去“儒臣粉饰”的色彩,也有一些大白话,例如“外甥见舅如见娘”。而能显示朱元璋语言真实面目的案例,他与孔子55代孙孔克坚的对话就是其中之一。 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鼎南京之后,徐达北伐,攻下了孔子的故里山东曲阜,向孔克坚传达了朱元璋的问候,请他南下去觐见皇帝。孔克坚年过半百,身体也不够结实,怕经受不起舟车劳顿,风霜雨露,于是借口托病,先派儿子去南京见驾,朱元璋有点生气,写信责备孔克坚,既然是书面语言,当然比较文雅,例如“闻尔辞疾,未知实否?”听说你以生病推辞来见我,这些肯定是经过修饰的,再如“尔祖宗垂教万世,子孙宾职王家”,读起来挺斯文的。孔克坚吓得不轻,战战兢兢撑起两根老骨头,南下去拜见朱元璋,和皇帝一见面,那对话,跟书面语言就相差甚远了,我们且翻开资料欣赏一番。 洪武元年十一月十四日,也就是公元1368年,朱元璋终于见着了圣人的后裔,两人一见面,聊天风格是这样的。朱元璋首先表达问候,原文是这样的:“老秀才,近前来,你多少年纪也。”这语言还需要翻译吗?一看就懂。孔克坚说自个五十三岁了,朱元璋接下来表示慰问,这话也压根不需要翻译:“我看你是个有福快活的人,不委付你勾当,你常常写书与你的孩儿。我看资质也温厚,是成家的人。你祖宗留下三纲五常垂宪万世的好法度,你家里不读书是不守你祖宗法度,如何中?”这番话里除了“不委付你勾当”有点像古典白话小说《水浒》的用语之外,其他的话比《水浒》还好懂。 朱元璋和孔克坚是这么说话的,那么跟大臣是怎么说话的呢?且说孔克坚转身刚出去,朱元璋就对身边的臣子说:“道与他,多读书,少吃酒者。”倒是有点《水浒》里宋江跟燕青嘱托,叫李逵莫喝酒。 明朝初期是如此,到了之后呢?我们再看记录。 万历皇帝对张居正:也是明明白白的大实话 话说朱元璋接见孔克坚之后,再过了两百来年,到1572年,即大明隆庆六年,著名政治家张居正也记录了一段自己和新登基的明神宗的对话,这段对话就收在他的《谢召见疏》里,画面是这样的:这一年的六月六日,张居正奉诏入朝,觐见明神宗朱翊钧,也就是万历皇帝,他是明朝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足足长达48年。当时张居正为刚刚逝去不久的明穆宗修陵,又碰上是夏天,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因此,万历皇帝一见面就慰劳他:“先生为父皇陵寝,辛苦受热”,也根本不需要翻译,完全是大白话。万历皇帝接着又说:“凡事要先生尽心辅佐”,这句话跟现代电视剧的皇帝台词,基本上是零距离,几乎就可以搬过来用。 张居正客气了一番,然后,发挥他辅佐的作用,诚恳地劝导皇上,要遵守旧有法度,亲近贤能,爱护百姓,节省开支,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这番话,又回了一句:“先生说得是”,换到现代也可以直接用,根本不需要再修改。张居正还不肯休息,继续劝皇上要保重身体,不要熬夜晚起,万历皇帝则以问候生活起居来表示感激之情,他说:“知道了。与先生酒饭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