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食·三餐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4:11:49 中国社会科学报 newdu 参加讨论
关于一日三餐的说法,元杂剧中有比较典型的例子。图为表现元杂剧演出的壁画。资料图片 “三食”,《汉语大词典》列词并释为“犹三餐”。但没有收“三餐”,大概以为此语易懂,无入典价值。其实,这两个词都不易真懂,并且后语价值如金。 先说“三食”。《战国策·齐策四》:“士三食不得饜,而君鹅鹜有余食。”《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有司奏,请处蜀严道邛邮,遣其子、子母从居,县为筑盖家室,皆日三食,给薪菜盐炊食器席蓐。”这“三食”事关重大。早先,人们都根据“饔飧”等词语以为上古行日二餐制,而近年来,思想解放,有些民俗、历史学者就提出我国自古都是实行比较先进的日三餐制,以上二例即作为立论的文献依据。至少从上古到汉代,都是日“三食”,亦即日三餐。 其实,“食”不同于“餐”,“餐”指定时吃饭食。故“三食”不是三餐。前一例,所及士以上阶层,不仅有三食,还有更多的“四食”,更少的“二食”。《论语·微子》还有 “亚饭”“三饭”“四饭”之称,表以乐侑食,食数的尊卑等差,此“饭”相当于“食”。《白虎通·礼乐》以为天子 “四食”,即平旦食、昼食、晡食、暮食;诸侯“三食”;卿大夫“二食”。《礼记·内则》谓命士以上“父母在,朝夕恒食”,即以日两餐为常制。观《白虎通》的“四食”,其“昼食”相当于一般的朝食,故无非是在两餐之上再加一早一晚二食,“三食”是在两餐之上再加中午一食,所加之食均是次食、点心,非正餐。可见,当时的三食、四食,都是将正餐连次食混计的。后一例,记淮南厉王刘长被文帝赦死又受恩遇,其中“三食”,是淮南王享受高于日两餐的生活待遇,比常人多供应一食。此正表明汉代一般人还是日朝夕两餐。而最根本的,从上古直至魏晋时代,汉语中只有早晚两餐词“饔飧”“朝夕”等,却没有一个中餐词,因而这个历史阶段出现的“三食”,绝对不可能等同于今日的三餐。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从荼到茶 有关茶起源的故事
- 下一篇:闲话上海闲话里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