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方言学 >

从南宁粤语的状貌词看汉语方言与民族语言的接触(5)


        四、南宁粤语的状貌词对接触语言学的启示
    从构词的角度看,把南宁粤语的状貌词都归入后缀,如林亦、覃凤余(2008:252)那样处理,大概是没有问题的。加缀法在南宁粤语的祖语里肯定已经存在,但大量状貌词的加入,却使加缀的手段更多元化。除此之外,南宁粤语的状貌词对接触语言学还有些什么启示呢?我们可以通过发掘状貌词特点的来源,去探索这个问题。
     
    “ABB”式中的“A”,由早期粤语只能由形容词及少数动词充当,发展至南宁粤语可以由含大动作义的动词、甚至述宾短语充当,这属于语法演变机制中“扩展”(extension)的例子,即一个语法模式的表层形式发生了改变,但却没有影响到底层结构。(14)“扩展”的最大特点在于“去除规律的条件”(removing a condition from a rule,Harris and Campbell 1995:102)。本例的条件,是对“A”词性的规限。语言接触毫无疑问是导致这次“扩展”发生的主因。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外部机制(如语言接触)和内部机制(如扩展)产生了交互作用。
    南宁粤语状貌词“元音象义”现象的形成是另一个因接触而导致内部演变的例子。如前所述,早期粤语和广州粤语的状貌词类型都不多,也没有成系统的“元音象义”,可知南宁粤语这个现象是它成为了一支独立的方言以后才逐渐发展出来的。另一方面,壮语中虽然颇有些反映“元音象义”的状貌词,但它们并没有以借词的形式、大规模地迁移到南宁粤语里去。我们初步的看法是:“元音象义”现象可以作为一个区域特征进行扩散。一些本来不常采用“元音象义”的语言(像南宁粤语的祖语),经接触后“元音象义”现象可能会变得丰富。可是,由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有限,“扩散”的细节暂时没法说得太清楚,希望将来大规模的跨语言比较研究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