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乏力(网络内容建设亟待加强系列报道⑤·乱象五)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10:11:36 人民日报 张欣 杨虹艳 参加讨论
前期回顾:5月19日新媒体版《网络收费信息泛滥》;6月2日新媒体版《网上百科内容芜杂》;6月16日新媒体版《网络内容同质化严重》;6月30日新媒体版《网站搜索以价排名》 有数据显示,多数网站内容原创比例仅约10%,盗版网络文学一年造成数十亿元付费阅读损失,微信投诉中针对知识产权的占比达六成…… 内容生产,抄袭成风;内容流通,盗用恣意;内容市场,“李鬼”遍布。当下的互联网生态,知识产权侵权现象严重,网络著作权官司纠纷频发,与今年国际知识产权日“数字创意,重塑文化”的主题背道而行。 互联网应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沿阵地。“抄袭有理”“山寨无罪”的强盗逻辑横行霸道,侵蚀原创精神,成为内容产业的尖锐痛点。 原作者无人问津 付费者寥寥无几 “任性转载”漠视权利 今年4月,一组名为“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漫画引得“翻船体”热潮席卷朋友圈,众多微信公号“活学活用”,借机衍生出五花八门的版本,赚取了超过10万次的阅读量。作品火了,原作者“喃东尼”却被冷落了,大规模的盗用使得作者的受关注度与作品的传播度极不相称。“喃东尼”发文表示“崩溃”,转载与“二度创作”并没有取得他的授权,也未署名或标明作品出处,付费使用者更是寥寥无几。类似“盗图”者在网络上为数众多。在问答平台“知乎”上,许多热门回答同样饱受“肆意搬运”“任性转载”的困扰,不少知乎大V控诉:“互联网的原作者,真的太委屈了!” “不告而取”引发利益纠纷,电商平台更为凸显。经营原创艺术品的淘宝店店主高丽丽不堪“盗图”之扰。由自家品牌画师、摄影师亲手设计、亲自拍摄的商品展示图,被一些竞争对手直接复制。即便向淘宝投诉,“取证难、处理周期长”等问题也会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更为吊诡的是,在网上搜索“盗图”,前几个结果都是“淘宝偷图最简单的方式”“教你避开盗图处罚”之类内容,文中充斥着对权利的漠视、对投机的宣扬。 网络文学领域也遭受盗版猖獗的“切肤之痛”。艾瑞咨询发布的《2015年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白皮书》显示,2014年,盗版网络文学共造成77.7亿元的付费阅读损失。笔名“耳根”的网络小说作者刘勇表示,自己辛苦创作的文字,对方只需要点几下鼠标就可以通过软件随意复制传播,作者得不到最基本的尊重和回报。一些热门小说甚至更新就遭遇“秒盗”,许多论坛、贴吧争相转载盗版作品,以此聚合用户流量,再利用植入广告牟取利益分成。作为网络文学盗版侵权的重灾区之一,百度贴吧曾于今年5月发起全面整顿清查盗版行动,对数千个文学类目贴吧进行暂时关闭处理。 原创内容仅一成 “免费午餐”众人抢 “网络创新”举步维艰 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给一夜爆红创造了可能,从“草根”到“网红”,再从“小网红”摇身一变“大网红”,视频拼接、搞怪出镜的成名之路极易复制,抄袭之风日盛。各路明星也趁势露脸综艺真人秀,融入低创新的视频生产大潮。 饱受网友诟病的是,不少网络视频节目的名称形式都很雷同。问答平台“知乎”上一位叫“直子”的用户,就此前在线视频网站上某卫视户外竞技节目抄袭问题,发表评论:“故事内容、游戏形式、拍摄分镜几乎一样,不过只抄了表皮,背后很深的寓意抄袭不来。”不从创意着手,“换汤不换药”地克隆他国模式的做法势必折损节目质量。 微信、微博等生活常用社交应用,也成为网络知识产权侵权重灾区。以微信为例,《2015年微信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指出,2014年第四季度至2015年第三季度,针对知识产权的投诉超过1.3万件,占比达到60%。除文字遭剽窃外,一些摄影作品也被裁切或模糊了水印后随意发布。 高等教育殿堂中的剽窃抄袭事件也屡有发生。前不久,画手“杉泽”在微博上发文称他的作品“白鹿·夫诸图”被一艺术院系的学生抄袭用作毕业设计,还公开在网店提价销售牟利。除了美术作品,学术论文等智力成果在网上被剽窃的案例时常见诸报端,著作权人自身的复制权、传播权被抢夺,创作积极性难再。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多数网站内容原创比例仅为10%左右。习惯吃“免费的午餐”,创新能力不足的网站比比皆是。一个团购网站火了,立刻引起“百团大战”;一个在线教育APP赚钱了,短时间内就会涌现无数个类似在线教育APP。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使得一些网站、应用之间的相互模仿、无序竞争愈演愈烈,也让网络创新发展举步维艰。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您对言语吞咽康复了解多少?
- 下一篇:一言不合换画风 百度输入法7.0进击二次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