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圈外·视野 >

未来机器人能“明察秋毫”


    能“听”能“说”还要能“看”,这是一个聪明机器人的“基本修养”。
    近日,在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东方网力共同主办的“工业4.0、人工智能与服务机器人”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视频大数据和人脸识别技术,能为机器人安上更有洞察力的双眼。
    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汤晓鸥教授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权威专家。2014年,汤晓鸥教授团队开发出的DeepID深度学习模型,在LFW数据库上获得了99.15%的识别率,将人脸识别记录继续向前推进。
    在人脸识别技术已经以“人脸支付”等应用方式进入公众视野的今天,专注视频安防领域多年的东方网力表示,他们已经与汤晓鸥的团队合作,以视频大数据作为切入点,进入机器人产业链,致力打造机器人的“眼睛”。
    论坛上,东方网力董事长刘光指出,视频大数据如今迅猛增长,行业中的深度应用是视频大数据变现的通道。如果能对视频进行“结构化”,这些数据就能展现出价值。
    “在一张图片中,通过智能分析技术,用户就能获得包括人、车等运动目标在内的结构化信息;在人脸识别方面,则可以了解人行动的历史轨迹。”刘光展望,一个机器人保安,未来能比人类保安发挥更大的作用——他不仅能辨认人脸,还能在庞大的数据库中进行快速检索,了解人脸背后更为丰富的信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