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音学 >

重音理论及汉语重音现象(3)


    早期的重音理论把重音的程度看成是叠加(或递减)的。比如,Chomsky和Halle(1968)用数字表示重音的程度,1表示最重,2次重,3更轻,4再轻,等等。重音规则每用一次,其他重音就要相对调整,理论上重音的程度是无限的。试看[X[Y Z]]的推导过程,见(4)。 
    
        Liberman(1975)及Liberman和Prince(1977)提出一个不同的概念,即重音是两个单位之间的相对轻重,只有两分,或轻(weak,以W表示)、或重(strong,以S表示)。如果规则仍然是(1),那么[X[Y Z]]的分析见(5)。 
    
    (5)的结构需要解释为X最重、Y次之、Z最轻。这些解释规则有不同的说法,因为跟本文关系不大,这里不仔细讨论。 
    下一个重要发展,是重音理论和声调的关系(Goldsmith 1981;Liberman 1975;Pierrehumbert 1980)。其关键的概念是,声调和重音是两个不同的系统,但它们之间有个对应关系,可称之为“声调—重音连接律”,陈述见(6)。 
    
    这条规律被用来分析各种语言,包括英语(Goldsmith 1981;Liberman 1975;Pierrehumbert 1980)、日语(Pierrehumbert and Beckman 1988)、汉语(Yip 1980a;Duanmu 1999)以及各种非洲语言(Goldsmith 1976)。 
    有的学者只着眼于推导重音的位置(Chomsky and Halle 1968;Prince 1983),不考虑节拍是否还会组成音步(或更大的单位)。Hayes(1980,1995)提出,音步在重音理论里是个关键的概念。音步和重音的关系可以用(7)来阐述。 
    
    根据以上定义,每个音步必有且只有一个重音。反过来讲,每个重音必须属于且只属于一个音步。只谈重音不谈音步,或只谈音步不谈重音,都是不全面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