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以新闻手法、文学笔法书写乡村振兴 ——《山这边,山那边》的文学创作与出版价值


    

劳罕、邢宇皓、卢泽华、常河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山这边,山那边》,以敏锐的政治站位、宏阔的历史视野、强烈的时代意识、扎实的调查研究、精湛的文学笔力,深情书写苏皖交界一山两村近30年的山乡巨变,既以解剖麻雀描绘两个村庄在时代大潮中一次次蝶变的肌理和动因,也以两村镜鉴映照从农村改革到乡村振兴的千里江山图,揭示出农业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壮阔前景。作品结构视野宏大,细节纹理饱满,思想深刻厚重,文风清新朴雅,兼具思想性、时代性、人民性、文学性,是以新闻手法、文学笔法熔铸的新时代典范,也是以笔墨助推改革、文学参与振兴的跨时代经典。作品出版以来广受各界的关注和好评,影响深远,有着为乡村振兴著史、为新时代立传、为中国式现代化呐喊的意义。
    坚持高擎思想、提升站位,在宏观与微观聚合中展现重大题材
    敏锐的政治站位。30年来,作者持续关注苏皖两省交界处伍员山两边的安徽下吴村和江苏洑家村,多次赴两村蹲点调研,深入观察、细致记录了两村的发展历程,将政治站位和时代责任化为现实观照和人民情怀,先后发表了《山这边,山那边……》《三年再访山两边》《苏皖两个相邻山村的岁月嬗变》等多篇调研报道。文字中展现出作为新闻人的扎实脚力和独到眼力。《山这边,山那边》在这些调研的基础之上精心创作锤炼而成。
    这部作品深刻剖析了乡村治理的变革,特别是乡村政治形态的转变,并全面描绘了生态、科技、环境、交通以及村民互助合作的情况。它涵盖了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的多个维度,以“解剖麻雀”的手法让读者直观感受到中国乡村在时代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条纹理,具有非凡的意义。作品将乡村从追求经济繁荣到实现全面美丽的历史演变写活了、写实了,是勤劳、善良、智慧、勇毅的中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缩影,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元素在《山这边,山那边》中体现得极为充分。
    交汇的重大主题。作者采取综合调查和专题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将两个村庄纳入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不同时代背景中考量。中国式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是“大远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中近景”,两个村庄“摽着劲”“携着手”“比学赶帮超”是“特写镜头”。不同“镜头”有机结合,多维度全景式展现两个山村的嬗变。
    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展现了对中国乡村发展变革历史的整体性把握,具备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他们不仅具备新闻记者的敏锐洞察,更有着广阔的胸怀,虽然聚焦于两个普通的村子,但这两个村子被视为窥探中国乡村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观照整个中国乡村发展的共性与个性、独特性与普遍性。这种整体性的把握使得作品能够提炼出两个村子发展历程的典型性,从而凸显了其思想性和思辨性的特色。作品通过“显微镜”和“放大镜”细致而深入地观察了这两个村子的来龙去脉和发展气象,这些观察不仅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也反映了中国乡村的整体面貌和未来发展大局,这种整体性的把握让作品的主题更为深刻。在此之上跳出两村看全国,为决策提供科学参考,使两村的经验具有推广价值。
    独特的问题意识。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始终保持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从“寻常”中看到“不寻常”,从“个性”中找到“共性”,从“痛点”中找到“焦点”和“重点”。下吴村、洑家村,只是中国广袤大地上的两个普通村落,两个山村有着中国农村共同的喜与悲、苦与乐、曲折与迷惘、奋斗与梦想。带着问题意识,作者能够准确找到最能契合党的中心工作、最能影响全面乡村振兴、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在纷繁复杂的问题中,定位“党的建设”“农村空心化”“培育新农人”“规模经营”“幸福感”“乡村治理”6个焦点,抽丝剥茧层层剖析。因为切中要害,符合时代特点和发展实际,不仅提出了时代之问,而且找到了解析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密码。
    带着独特的问题意识,这部作品深刻地描绘了一种携手并进、相互学习、共同超越的良性竞争格局。这种协同共进的、具有差异化和互补性的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一股重要推动力量。从微观层面上的“一山两村”的协同发展,到宏观层面上的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都是区域协同战略助力国家整体发展的有力例证。这部作品巧妙地以微观视角洞察宏观问题,展现出了一种独到且深刻的研究视角。
    坚持放眼历史、紧跟时代,在书面与地面融合中描绘山乡巨变
    宏阔的历史纵深。作者从1995年开始跟着这个题材长达30年,这30年是伴随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的30年,充分见证了中国乡村由贫到富、由富向兴的历史过程。30年,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为本书确立了明晰坐标——纵向上,延展两个村庄的发展纵深,使读者得以窥见它们各自的发展脉络,异中见同,理解中国农村不断进步的总体历史逻辑;横向上,通过对两个村庄进与退、得与失、兴与衰的相互对照,找到解放思想、组织建设、自我能动、环境驱动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这部作品不仅有着明确的时间线,自1995年起,历经三十载,足以见证中国乡村从贫困走向富裕,再由富裕迈向繁荣的壮丽历程。从上世纪90年代的首次报道,到今日之盛景,作者巧妙地跨越时间的长河,将历史的宏大变迁与时代的细微变化,巧妙地浓缩于一地一域、一村一人的微观视角之中,以点带面,深刻反映了时代的风貌。
    这部作品还展现了一条生动的空间线。由于山峦的阻隔,两地虽分处不同空间,却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政策、条件、环境和机遇。我们目睹了这两地人民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各自前行,又如何在时代的交汇点上共同迈向未来。
    鲜明的时代特色。通读这部作品,仿佛穿越历史,随着作者雄健的笔触一起见证山乡巨变的奇迹。作者以新闻特写的笔法,辅以细致观察、冷静思考和客观的评价,体现出报告文学鲜明的时代主题和时代方向。作品在结构上的处理,呈现出宽阔密实的空间系统性和根脉壮硕的历史纵深度,恰好与从分田到户、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这一山乡巨变的伟大历程相契合,具有宏大的史诗意味,而事件和细节上的精心精准刻画,则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于乡村振兴微观实际的认知。
    凭借作者在新闻战线深耕多年的专业素养,这部作品以独特的新闻特写方式,赋予我们一种别具一格的时代史观。这种史观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鸿篇巨制,而是如地方志般细腻,或如大史书中的精致篇章,作为重要的补充。作者通过长年累月的实地蹲点调研,悉心收集各类资料,以文学的手法将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片段、历史过程、历史细节一一呈现,包括领导的批示文件、详尽报告,以及当时人与社会的真实反应等。
    这些漫长岁月中的观念变迁、更新乃至迭代,对当下农村的建设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它详细记录了农村发展的历程、路径、考验与经验,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心声、愿望、思考和期盼,为新时代乡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宽广的社会视野。要真正写好新时代的农村与农民,不能只在“纸面”上下功夫,还必须走到“地面”上来,要真正深入人民生活、参与历史实践。作者坚持30年跟踪一山两村之变,多次蹲点守点,扎根山乡深度调研,因此《山这边,山那边》并非一般的调研报告,而是写给大众读者和全体人民看的。在将历史思维与现场热情巧妙交融的过程中,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我”坚定而连贯的个人视角,更融入了“我们”扎实、科学、系统的研究。它不仅书写了生产建设之路的艰辛与辉煌,更深刻挖掘了通往美好生活的哲理与智慧。在丰富而具体的实践中,作品深入探讨了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乡村文化建设等时代议题,展现了其独特的时代洞察力和社会责任感。
    坚持理论思维、百姓视角,在深度与温度化合中锤炼文学精品
    深厚的理论思维。作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创作的“思想地基”,以此写作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建立起总体的、历史的、全面的观察、把握和思考,获得更具宽度、深度、穿透力的思想艺术视野,在浩荡的历史和生活潮流中准确捕捉时代的新质与本质,真正把农村的问题想透、把农村的故事讲好。
    这部作品充分发挥了记者深邃的洞察力和文学家雄浑的笔力,在深入调查研究和深思熟虑的基础上,以清醒、精准、深情的笔触,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先进经验凝练为文学文本。这不仅是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更是新闻大视野下新乡土文学写作的一次重要突破,为当代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
    高超的艺术水准。《山这边,山那边》精心刻画了丰富的人物。如同柳青、周立波等文学巨匠笔下的农村英雄,这部作品同样敏锐地捕捉到了“人”在时代和乡村变迁中的关键作用。例如,新农村的领军人物王海清和向领兵,他们作为当地发展的带头人,不仅拥有劳动人民最朴素的思想和最勤劳的本质,更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他们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回到家乡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成为这部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这些人物在时代的照耀下,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意志,鲜活地跃然纸上,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他们与时代的紧密关联。
    《山这边,山那边》精妙绝伦地呈现了一幅跃然纸上的乡村动态画卷。它通过两座村庄在时空交织中的变化与对比,生动地描绘出新时代的磅礴发展气象。这种独特的叙事结构匠心独运,巧妙地将两座村庄从新闻视野下的真实事件,转化为文学书写中的核心主角,它们之间的竞相追赶与蜕变,共同编织出一幅充满文学张力的瑰丽图景。
    这部作品细节入微,脉络清晰,气息生动,景象壮丽,既有家国的宏大叙事,也不乏对人心的细腻刻画。它融合了新闻的纪实手法与文学的浪漫笔法,成就了一部具有鲜明新时代特征的非虚构文学典范,为读者带来了一场如同《山乡巨变》般的非虚构阅读盛宴,让人在阅读中深刻感受到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和乡村的蓬勃发展。
    生动的语言风格。本书以深邃而触动人心的笔触,细腻地描绘了两座村庄的变迁史诗。其语言表达逻辑严密,既平实易懂又干净简练,灵动传神地传递着深邃的见解。作者以凝练传神的文字、生动感人的故事,表达了自己的深刻观点。书中善用群众语言,讲述生动故事,展现书卷气韵,使得逻辑关系更加流畅自然,结构更加清晰明了,事例取舍精准得当,叙述充满张力,现场感高度还原。
    作品通过具体的事例,生动展现了乡村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书中的细节描写尤为精彩,例如对农民老把式的刻画,通过捏土、闻土、踩土等动作,生动地展现了他们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与丰富经验,同时也传达出他们的忧思与期盼。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作品的文学性,更使其贴近读者的生活,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共情共振。
    坚持高效推进、高质打磨,在作者与编辑合作中铸就出版佳作
    求精的编辑加工。在审读把关上,不仅严格落实书稿三审制,还先后约请社外6位专家,全面严把书稿的导向关、专业关和知识关。在编辑校对上,编校团队对书稿的初稿、修改稿、试读本、定稿进行10余次编校,从结构性、政策性、知识性等多个方面专项精编,逐字逐句精校:对于书中涉及的重要史实、重大事件、重要政策的表述,逐项进行排查、核对;对于字词句、标点符号、语法逻辑、知识性表述等,严格对标国家标准,反复推敲优化,确保内容质量零差错、编校质量优秀。在装帧设计上,社内社外设计团队相互配合,先后设计出写实、写意风格的封面设计稿10余稿,最终选定目前设计思路清晰清新的封面和版式,既凸显了内容特色,也彰显了装帧设计的艺术品位。在印制上,制定重点出版物印制工作方案,提前就图书的用纸、工艺、印装要求等与印厂多次沟通,确保印制工作按节点推进、高标准完成。
    立体的营销推广。在传统渠道和媒体方面,加强与各大书店沟通、争取,通过图书展销等形式加强展示推荐,同步进行有声书和电子书开发,以多形式多载体扩大图书影响。强化主流媒体宣传推介,通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深度报道和专题采访,增强作品的媒体曝光度。在新媒体方面,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通过精准定位和定向推送,将作品内容以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给目标读者,提高作品的传播效率和互动性。
    热烈的社会反响。《山这边,山那边》于2024年4月出版,面向市场发行。一经亮相即引起强烈反响,入选“五月光明书榜”、长安街读书会新书推荐。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文学报》、《文艺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报》、《文汇报》、新浪读书、澎湃新闻、中国新闻网给予重点关注推评,“学习强国”、光明网、中国文明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中工网、中国作家网、凤凰网、安徽文明网、《安徽日报》予以转载,《中华读书报》刊发精彩书摘。《山这边,山那边》还受到文学界、评论界的高度关注,在北京召开了作品研讨会,评论家一致给予高度评价,多位评论家还撰写重磅书评隆重推介,如施战军《以新闻手法、文学笔法写就的典范之作》、刘琼《深情书写宏阔细微的山乡巨变》、李朝全《山两边演绎的精彩中国故事》、胡平《一部独特的双主体报告文学》、贺绍俊《汩汩流出清泉的新闻“深井”》、李云雷《书写山乡巨变的史诗之作》等,一致认为《山这边,山那边》是一部难得的精品力作,将记者深邃的洞察力和文学家的雄浑笔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把事实和观念变成了经典文本,发出了时代之问,也给出了时代答案,做到了对社会知情、对人民知心、对时代明了、对历史明道,是新闻手法和文学笔法写就的新时代典范,是讲好乡村振兴史的报告文学教科书。
    《山这边,山那边》坚持跟踪30年、观察30年、沉淀30年、用情30年,感知时代新变、书写时代景观、诠释时代精神,以一山两村30年嬗变历程,史诗般地绘就了从过去时到现在时、未来时的乡村振兴史,有细节、有脉络、有家国、有景象、有气息、有人心,展现出坚实的脚力、敏锐的眼力、深邃的脑力和雄浑的笔力,浓墨书写出新时代的磅礴气象。
    (作者系安徽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