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旧秩序: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的新生机(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12:11:59 中华读书报 newdu 参加讨论
其一,将外交史与国内政治史的研究较好地结合起来。中国进入20世纪后,外交与国内政治已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了。正如民初在袁世凯总统府任秘书的张一麐所说:“八国联军之后,一切内政无不牵及外交”(张一麐:《古红梅阁笔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页)。反之亦然,一切外交无不牵动内政。但在史学研究中,所谓专业的畛域还是非常分明。治外交史者通常只将国内政治作为一个背景,很少深究国内政治与外交间的互动。而治政治史者同样如此,只不过背景换成了外交。本书作者则有意识地将两者结合起来考察,力图展现出民国初年外交与内政间复杂互动的实相。如第七章以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两位国民代表余日章和蒋梦麟为聚焦点,先是剖析北京政府、广州政府和上海中间势力等不同力量之间围绕国民代表的选定所展开的政治博弈,继而揭示余、蒋两人以国民代表身份参与华会外交,对中国政府代表团施加的压力及对华会进行产生的影响,然后探讨余、蒋以现代通讯手段电报向国内通报华会情况及在梁士诒内阁倒台风潮中的作用。在这里,华盛顿会议不再是作为一个单纯的外交问题来研究,卷入其中的各种政治力量对国内政治的不同考量,以及它们间的博弈对中国在华会上外交的影响都被纳入研究的视野,内政与外交是实实在在互相牵动的。这样的研究就超越了单纯的外交史和政治史。 其二,重视舆论在外交和国内政治中所起的作用,并对此开展实证研究。将舆论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引入对外关系的研究是国际史研究的主要特征。在本书中,对舆论的关注并深入细致地分析其与外交和内政的关系贯穿于每一章中,显示了作者对此高度的自觉。书中对民初政府的国际宣传、派系政治与舆论宣传(或曰制造民意)、外交交涉与公众舆论都有翔实的个案研究。尤其是第四、第六两章从谣言的角度切入,剖析舆论与外交和内政间的复杂关系。民国成立后十年间,外交危机不断,政界局势动荡,由此造成社会心理不稳定,一遇风吹草动,谣言就如野火般蔓延。作者对谣言的发生、传播的研究为理解这一段历史提供了新的内容。 上述两点之外,本书在材料的运用上也有自己的特点。除了外交史研究通常对档案资料的重视,作者还花了很大的精力从当时的报刊中去爬梳史料。这一时期外交与内政间的互动错综复杂,尤其是不少派系活动和幕后交易,光凭档案资料是难以了解的。而有着不同消息来源和不同政治背景的众多报刊,则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史料,这就使本书的历史叙述有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也是在资料的运用方面,本书还有可提升的空间。以国际史的视野做研究,十分强调多国史料的运用。本书对日文资料的使用就相对偏弱一些,而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的主要问题都与日本相关,因此日文资料尤为重要。以梁士诒内阁倒台一事来说,与日本就有着密切的关联,但在剖析这一事件时却没能足够地使用日本方面的资料,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近些年建标花了不少时间在学日语,这表明他已意识到这一问题。我希望他今后能发掘出相关的日文资料,对梁阁倒台做更透彻的剖析。 建标是一个有志于史学研究并充满学术激情的年轻学者。他在复旦取得博士学位后,又在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做了两年博士后研究,受到近史所许多学者的指教,进一步拓宽了学术视野。我祝愿他在史学研究中不断进步。金光耀/文 《冲破旧秩序——中国对帝国主义国际体系的反应(1912-1922)》,马建标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即将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