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洲报告文学《幸存者说:唐山警世录续篇》 《中国报告文学》2016年第7期 今年是唐山大地震40周年。张庆洲的长篇报告文学《幸存者说:唐山警世录续篇》是一部关于人类开放性防震减灾的教科书。张庆洲是一名铁路职工,也是一名酷爱文学的热血青年,因于当年7月27日赴天津参加铁路分局通讯报道会躲过了一劫,而他的大姐和年仅6岁的外甥女却不幸遇难。 掩埋好亲人的骨肉,擦干脸上的泪水,千万个问题在张庆洲的脑海里萦回:唐山为什么没有提前预报大地震?大地震可以预测预报吗?人类如何有效地防震减灾?我国今后还会发生像唐山一样的大地震吗?人类该从这次大地震中吸取什么教训?张庆洲觉得自己是唐山大地震历史的见证人,有责任、有义务把眼前发生的一切真实地整理、记录和传承下来,以供后人研究和借鉴。于是,他开始了长达7年的寻访、记录、整理,先后对100多位地震中的幸存者、地震预测预报专家及兼职工作者进行采访,大量搜集相关资料,先后整理出一百多万字的采访资料,最终创作了长达十多万字的《唐山警世录》。 张庆洲40年来与许多亲历过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一样,遭受大地震重创的心灵伤口始终不曾愈合。如文中所说,“那是唐山人心灵上的刺,碰不得,一碰就流血。”他在“自序”中写道:此作品的创作动机和意图与《唐山警世录》是一样的,“无论多么成功的救灾,都不如成功的防灾。假如大地震再次来临,哪怕是减少一个遇难者、减少一个截瘫患者、减少一个地震孤儿,这也是我所祈盼的。” 《幸存者说:唐山警世录续篇》从现象学的角度力求对大地震进行纵深扫描,大都是完整记录被采访者口述或历史佐证。作者仅仅是一个客观冷静的记录者,尽最大可能原生态地再现唐山大地震对人类肉体的毁灭和心灵的摧残。掩巻沉思,作者不仅是展示地震的野蛮和残酷,更多是唤醒人们防震减灾的意识,反省唐山大地震的历史教训。 作者认为“杀人的不是地震,而是建筑”,“自己盖的房子不倒”,“老石匠的祖业宅”不倒,唐山市路北区“将军楼”不倒、日本侵华时期盖的砖木结构的尖顶房不倒,偏偏是公家盖的平房沦为坟墓。作者还以开滦矿务局采取开放型防灾备灾大大减少地震期间人员伤亡的实例,向世人陈述作为一个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实行开放型防震减灾的极端重要性,进而向社会呐喊:“预测地震比预测战争更重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