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高冷的哲学家与形而上的狮子 ——读《布鲁门贝格》


    西碧拉·莱维查洛夫是德语文学界近年来最受关注的女作家之一。1998年,她的小说《弹球》获得英格伯格·巴赫曼奖;2009年,她以小说《阿波斯托洛夫》拿下当年的莱比锡书展奖,被《世界报》誉为“当代德语文学最耀眼的文体家”。2010年,她又荣获柏林文学奖。上海译文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她的另一部重要小说《布鲁门贝格》,也曾在2013年的毕希纳文学奖评选中一举夺魁。
    ——《布鲁门贝格》以哲学家布鲁门贝格为原型,虚构了布鲁门贝格与一头狮子的故事,充满了魔幻与哲理色彩。
    ——那是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一头狮子悄然出现在哲学家布鲁门贝格教授的书房里,从此成了他生命中若即若离的心灵伙伴。这头狮子与布鲁门贝格的哲学一样是个存在论的难题:它是真实的、可触摸的,还是一个漫长的幻觉?布鲁门贝格在课堂上讲授“人类慰藉的稀缺和无能”,狮子以只有他能看见而别人无法感知的方式从课堂中间静静地走了过来,坐在讲台右侧的位置。它所散发出的慰藉气息,让布鲁门贝格在那一刻顿感狮子强大无比,而自己只不过是个小矮人。教授最初对狮子心存畏惧,但渐渐地就沉迷于它的气定神闲。他甚至感到有些惋惜,这头狮子缺少野性,假如它向他扑过来,他就能像他所喜欢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梅西纳画中的圣哲罗姆那样,神色自若地以滔滔不绝的口才迫使狮子镇定下来。遗憾的是,狮子仿佛窥破了他的心思,根本没有给他展示其雄辩才能和宗教情怀的机会。教授想看到狮子时,狮子隐而不见;但不经意间,它却近在眼前。相处久了,哲学家产生了想抚摸它的冲动,但他克制住了,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要追求这样极端的自我占有。不断在现象中增长的存在感弱化了物质上的现实感”,这让他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平静。他通过内心的声音和听觉与狮子对话,狮子缄默无语,却威严而优雅,洞察一切,保证这位哲学家天马行空的思想不会偏离轨道。自从有了狮子的相伴,布鲁门贝格对在学术界呼风唤雨的同行哈贝马斯的嫉妒也消失了。它呈现出的力量和信念,宛如经久不息的气场,让布鲁门贝格如沐春风,不再需要安眠药便能安然入睡……1996年的某天,布鲁门贝格的妻子发现他与世长辞,房间里弥漫着一股微弱的狮子的味道,还有几缕黄色的毛发缠绕在他的衣服上。
    ——狮子出现之后围绕在哲学家身边的几个学生的故事,构成了小说中与教授主线并行的叙事。家道优渥的女学生伊萨爱上了布鲁门贝格,她甚至把他俩想象成了爱情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但教授对此一无所知,绝望中的伊萨跑到一座高速公路桥上自杀了;理查德一心想接近布鲁门贝格,希望教授能读他的论文,但教授对他毫无印象,理查德以为教授厌弃他,不由心灰意冷,只身前往南美洲旅行去了。亚马逊河上壮丽的自然风光与南美奇异的风俗人情令他陶醉,忘记了时间的存在。他爱上了像女神一样的巴西姑娘玛丽亚,却与她在游览市容时,被两个暴徒残忍地杀害了;汉西,一个不断地在酒吧和饭店里朗诵诗歌的怪人,辗转明斯特、苏黎世、柏林等地的大学,都未能毕业。他在柏林开了一家哲学咨询诊所,用老师布鲁门贝格“如何做临终总结,请你未雨绸缪”之类的名言做店招招徕顾客,但生意寥寥。一天,他在动物园火车站发表激进的演讲,与保安发生冲突,他尖叫着“我就是它,那块呐喊的石头”,突然倒地死去;只有格哈德,布鲁门贝格最忠实的门徒,在导师去世的第二年,谋到了一个高校的职位,然而,格哈德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作完演讲,由于反响热烈乐极生悲,竟然一头跌倒在学院的走廊上,突发脑溢血而死。布鲁门贝格的四个学生没有一个善终,学生们只有在死后才得以在柏拉图似的“洞穴”里与敬爱的老师重聚一堂。
    ——布鲁门贝格四个学生的遭遇虽然表现形式不同——有伊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悲情,有理查德漂泊而亡的惨痛,有汉西行走在智性与疯魔边缘的荒诞,有格哈德循规蹈矩而终的黑色幽默——但本质上都是在寻找人生旅途中的身份认同与生命的意义,表现了“存在与虚无”的不可调和,就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斯图里亚斯的代表作《总统先生》中的诗句所悲歌的那样,“我们停泊在虚无的海港/桅杆上看不见一点灯光”。而这种哲学意义上的探寻,又何尝不存在于布鲁门贝格生命之路的求索中?布鲁门贝格虽然学术地位令人敬仰,高高在上,旁若无人,但其实一直在怀疑自己所思所为的终极价值。有一次,和一位聪明的出版社编辑打完电话,一阵阴暗的空虚感便向他袭来,他感觉自己像是一只空余下蛋壳的鸡蛋,“他一时间不知道干什么。他超出众人的高产和勤奋,都是为了和空虚作斗争。其实他内心知道,这是一场他不可能赢得的斗争,顶多是一种防御,就像孩子在穿过黑暗的森林时唱歌壮胆那样”。尽管那头象征了形而上智慧的狮子给予了他心灵的抚慰,但虚无和死亡终究是他无法摆脱的宿命。
    ——汉西临死前怒骂世人龟缩在“肮脏的洞穴”里。布鲁门贝格与四个学生在天堂相会,终于可以平心静气地讨论柏拉图“洞穴”理论的内涵了。按照这位古希腊先哲的学说,人一生下来就在洞穴里,浑身被绑,无法动弹,后面的火光把来来往往的人的活动投影到洞壁上,洞穴里的囚徒便以为洞壁上晃动的影像是真实的。可见,人再聪明,但毕竟受制于视野的局限,因而无法看清完整真实的世界。布鲁门贝格恍然大悟,于是告诉学生,旧洞穴促使不可靠的形象诞生,虚假的肥沃之地,使人误以为它营养丰盛,而人们实际上生活在虚无与黑暗中。不过,“悟以往之不谏”,未必等于“知来者犹可追”,教授一针见血道:“我们身处在新的洞穴之中,在这里,柏拉图的许诺和在旧洞穴中一样缺乏吸引力。”
    ——世界是不可救药的吗?怀疑论者、悲观主义者、乐观主义者与不可知论者有不同的答案。然而,残酷却清醒的悲观主义的睿智到底令人敬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