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读书指南 > 图书推荐 > 教师 >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哪里来


    
    《唤醒理性的不安: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
    王召强 著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几年前,我在带领学生阅读丰子恺一组散文的时候,就有同学问我为什么对自己的亲生儿女,丰子恺都用了“在自己心中批判他们的作品”这么重的话——在他眼中,“批判”是个很负面的词语,大概和“挑刺”无异。
    而这恰恰是一种流传甚远的偏见。好在现在终于有一本为批判正名的著作了——而且不止于此,它还拥抱批判,并将其纳入语文教学当中。这就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年轻语文教师王召强老师的《唤醒理性的不安: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一书。
    笔者读过不少中学老师的著作,在为他们精彩的课例击节赞赏之余,往往遗憾于未能上升为理论,或者理论依据不够。召强这本书不然,一上来,他就从课程论和批判性思维两个理论领域为自己找到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多年前,我在阅读张五常《科学说需求》一书时,就对他一上来先讲可证伪性,然后才涉及经济学内容的写法大为赞赏,如今,在这本书中的第一章里我看到了类似的思维。这也让这本书具有鲜明的演绎式论证的特色——先是依据理论,再从中推演出自己的观点,克服了常见的观点先行的缺点。而且王召强并不是匍匐在各理论面前的盲从者或不知所措者,他有选择的眼光和胆量,这从他选定潘新和“言语表现动力学”作为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就可见一斑。作为一名年仅35岁的青年教师,能做到这一步,是很需要学术功底的,但考虑到王召强还是上海市黄玉峰、黄荣华名师基地的学术秘书,似乎又解释了这种难能可贵的必然,所谓“名师出高徒”!
    这本书具有一定理论深度,但读下来却有欲罢不能的畅快感,因为全书思路非常清晰,可谓一气呵成:第一章解决了批判性思维课程的理论基础——为什么要在语文课进行批判性思维教育;第二章阐明了批判性思维课程的核心内容——在语文课上教批判性思维该教些什么;第三章介绍了批判性思维对于作文教学的特殊意义;第四章提出了批判性思维课程的评价标准——如何评价在语文课上进行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成果;第五章则是一系列具体案例——怎样用批判性思维进行语文课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
    不可否认,建构主义的课程论和批判式思维都是前人的思维之花,但召强把此二者结合成为一门面向中国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课程,嫁接出了本书这一沉甸甸的果实。批判性思维是眼下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在中国的学校内引入这一教学内容也越来越成为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共识。在我看来,这本《唤醒理性的不安: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最大价值就在于不再停留在介绍批判性思维的层面,而是把它变成了一门较完整和成熟的课程:目标明确、评价量化、相关资源获得整合,并完整地呈现了出来。读者既可以从他所引述的理论资源出发,构建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课程,也可以直接拿来使用。
    如这本书所展示的那样,批判性思维对语文课的各类课型都有点铁成金的效果,但其中帮助最大的还是议论文的指导。学生写不好议论文一直是老大难问题,其实何止是学生?如何教议论文、如何教学生写出好的议论文也是教师普遍头痛的问题。这本书对此作了精彩的分析并指出了途径:一方面,这是现有虚假的议论文文体观的必然恶果;另一方面,通过大量批判性主题阅读并在课上予以讨论交流并形诸文字,是有可能走出这一困境的。一旦走出了困境,高考的高分还在其次,社会将收获一批有健全思考能力的公民,这才是王召强的初心。
    这样一本颇具学术范的著作,名字却起得颇有文艺气息又如同一个谜语。所幸读完全书,答案也就豁然开朗了,所谓“理性的不安”其实就是亨利·吉鲁所说的“帮助学生形成深刻而坚定的信念,为克服经济、政治与社会的不公正而斗争,并且使作为这种斗争之组成部分的他们自己的生活进一步人性化”。依我看来,这本书在培养学生的“元问题”,即对问题本身的思考上还显得不够。但让我们大胆畅想:如果学生们具备了批判性思维,那离“元问题”还会远吗?看本书课例所呈现的那些学生们的精彩发言,其观点之理性、论述之自洽、表达之自信、对其他观点之开放与尊重,真的让人不得不产生期待。
    不得不说,这本书是一份邀请同行和学生进入批判性思维这个魅力无穷的领域的诚挚请帖——不仅是请帖,它还是一张地图:王召强无私地贡献了课程的理论原理、操作方法、评价标准,还公布了他自己在教学过程已经成熟的内容和书单等诸多细节;它的确是由语文课承载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勇敢尝试和解决方案。就笔者所知,上海的很多学生其实是在课外由英语授课的批判性思维及辩论课上接触到这一理念的,花费高昂。其实,批判性思维课程又何必一定由语文或英语课承担呢,如果能有更多的人尤其是教师阅读这本书,照搬甚至开发出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课程,相信会有更多课程会乐于承担起批判性思维教学的任务。毕竟,“公民教育”是可以而且应该贯穿所有学科的教学的。
    好的课堂应该是民主的,有序互动,和而不同;好的课堂也应该是开放的,我觉得它应该处于物理学所说的“量子态”:随着观察者的介入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形态来,无人能预先设定。而随着不同形态的呈现,就更需要课堂民主的保障。我甚至要大胆设想:若能以本书所提倡的批判性思维去指导教学,结果也许会更惊人。因为“薛定谔的猫”只有一位观察者,只有一个“量子态”,而批判性思维课程的话题则有师生这群共同体参与讨论,每个人的观点都会对他人和群体产生影响——想象一下吧,“量子态”的叠加!但也许就是在这过程中,一个个独立的人就出现了。(作者:王健瑶,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中国教育报》2016年12月5日第10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