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论宝黛爱情之必然 文/ 周峤 【内容提要】:人们都知道《红楼梦》里的宝黛爱情最终就是一场无可挽回的悲剧,为他们有缘无果而感到惋惜。然而,笔者也一直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结果。在此本文将以西方悲剧理论为参照,结合他们的性格命运,社会背景等因素,并以数学模型的方式来探究他们的爱情成因及悲剧的必然性。 【关键词】:《红楼梦》 宝黛爱情 原因 悲剧 博弈论 必然
《红楼梦》中,尤为浪漫的便是宝黛爱情。同时,宝黛爱情,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宝黛之情 学术上对于宝黛爱情的研究如此之多,对此笔者不做赘述。之前在一则关于评《红楼梦》的诗词的博客中看到一首诗,很有感触,引文如下: 《蝶恋花-待黛玉》 辛苦最怜宝黛情,大观园里,同把西厢读。碧绿向似一胜情,万水千山待黛玉。香丘何处拟葬花,红楼梦里,痴于黛玉诉,蓬山纵使千万重,不辞万重携卿去。 诗中第一句“辛苦最怜宝黛情”可以说是一句话概括了他们之间的情感。有的人认为宝黛爱情是富有“罗密欧与朱丽叶”般的悲剧色彩,让人惋惜。他们之间的情感,同时也有着“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论知音般的相互知己。韩愈的《马说》中曾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单从这一点上说,宝黛他们二人是幸福的—他们能遇到彼此。有多少人终其一生也没有遇到他的知己。 作品中有关于宝黛爱情的描写次数是非常多的。这里我举几个他们相互关心的例子,便足以说明他们用情之深。在《红楼梦》第34回中,贾宝玉因为挨他父亲的打而伤痕累累。林黛玉便痛惜不已。“两个眼睛肿得像桃一般,满脸泪光。”可以看出来林黛玉对贾宝玉的怜惜。在贾宝玉给她两块手帕后,她便题了诗,其中一句“暗洒闲抛却为谁?”明显这是为了贾宝玉,为了宝玉,她哭。如果泪水能安抚宝玉的伤痛,她宁愿流干所有的眼泪。因为她此生是来还泪的,这是单方面为宝玉,但这种单方面,却造就了她的不自惜,她本来身子就羸弱而且又容易激动,哭,这便使得她身体却更加虚弱了,而这种不自惜,却让宝玉尤为着急,他希望她能珍视自己。从这一点上,这也引发了他对黛玉的怜惜。在《红楼梦》第45回中,林黛玉秋后旧疾重犯。宝玉去探望他,宝玉便问,“今儿好些?吃药了没有?今儿一日吃了多少饭,一面说一面摘了斗笠,脱了蓑衣,忙一手举起灯来。一手遮住了灯光。向黛玉脸上照了一照,觑着眼,细细的瞧了瞧,笑道,今儿气色好了些。”宝玉一连问了三个问题,都是关于黛玉身体状况的,无不体现着宝玉对其关心,他们双方,对彼此如此关心,这种相爱相惜,却无不令人动容。真爱不必言多,而是融入到生活当中。细节之中。他们相互心里有着对方,时时刻刻想着对方,当时宝玉离家出走后,心里想的都是林黛玉。担心他的身体,他们这种相互怜惜,如春风般沁入双方的心脾,也说明他们之间感情如此之深。 但是,他们双方都是担心对方,而不担心自己。正因为如此,这也让对方更加担心同样,他们为什么要相互怜惜?仅仅是因为爱情吗?这是我接下来要说的,这里,笔者将着重分析他们为什么会相爱,而并且不同于平常恋人。他们格外的珍视对方,尤其是宝玉,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一般的恋人,纵使到了热恋的时期,也不会像他们那样如此疯狂。所以笔者认为,他们绝不是简单的对对方有着爱慕之情,然后恋爱的。而笔者认为,他们的爱情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本身的欲望,不仅仅是每个恋人都有的爱与被爱的欲望,而是更加特殊的欲望。但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笔者接下来要说的。 相爱原因 宝黛爱情的成因究竟是为什么?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林黛玉,都是生活在封建时期富裕的大家族中。 (一)从物质资源的角度来讲,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富足的生活可以让他们不为生计而奔走。试问如果贾宝玉生活在一个贫苦人家,他性格中肯定会有叛逆的成分,这没错,但他会像红楼梦中贾宝玉那样吗?应该是不会的,绝对不会,因为生活就已经让他不能闲下去了,他首先要谋生。根据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理论,我们可以知道,人的需求是一层一层上升的,如果他连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都满足不了,又怎么会追求这种精神上的满足呢?而良好的教育条件,也给了他们思考世界的机会。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我们可以知道,认识的主体受知识水平的影响,认识会不一样。所以综合的物质环境因素给了他们这种性格生长的土壤。 (二)从所处的社会背景来看,当时是封建社会,马克思认为经济制度会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说,所谓意识形态不同,人们的价值观也会受其影响而不同。这么一个封建社会,主要的矛盾便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正是在这一矛盾下,生在地主阶级的贾宝玉自然要担负起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任务,而完成这一任务的方法便是通过科举制度,当上大官,掌握权力,以便维护家族利益。贾宝玉出生时的贾府,正是兴旺的时候,贾府的人从上到下无不希望延续这一辉煌,几乎每个人都是追求功利的,同时也享受着富贵奢华带来的腐朽生活。这就导致了贾府中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宝玉的内心,他天生叛逆,又从小与那些纯洁美丽的女孩子生活在一起,看透了上流社会的腐朽,这逐步地影响着他的世界观。在林黛玉来贾府之前,宝玉可以说内心是十分孤独的,从林黛玉初到贾府中。别人对宝玉的评价,就可以知道,别人是不理解他的,甚至有一丝嘲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的贾宝玉,渴望着有一个像他一样的人,从心理学上说,他希望获得别人给予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所以人是害怕孤独的,一个人几乎无法单独生存,同样宝玉也不希望自己被其他人看成是异类,是别人眼中的异端。同样,早年丧母的林黛玉,在经历了许多事情后,也是看透了世间的破败,但她却十分小心与别人打交道,可到了后来,她在贾宝玉面前也把自己的真实一面展现出来。发现他们是一类人,都是属于那种叛逆,反对封建礼教的人,同时也是十分孤独,缺少精神上的知己的人。因为在当时那个与他们价值观不符的时代,很难能找到与他们想法一样的人。正是这样的处境,造就了他们二人精神上强烈的共鸣。那么笔者对于宝黛爱情的简单理解就是:他们之间精神上一定有强烈的共鸣,这便产生了爱。 但是,贾府中有那么多人物,为什么他们二人偏偏相爱呢?不同的人会给予不同的答案。而笔者将用另一种方法来解释他们之间一定会选择对方。 必然选择 现在如果笔者抛开这些感性因素,将贾宝玉和林黛玉数据化、理性化,还可用应用数学的“博弈论”来研究阐释。所以将利用这一理论来探究上述的论题。首先引入一个概念,就是博弈四要素,即:“至少两名参与者”、“利益”、“策略”和“信息”。 先假设一个前提:贾林二人都是绝对理性人。所谓理性人,是指他们做出任何一个行为都是完全按照效益函数来行使的,并且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追求最大利益。而对于这个假设命题,他们所追求的最大利益便是上一段提出来的“爱的需求”。而他们双方为了获得这个“爱的需求”,便会根据现有条件展开部署,开始实行策略,这便构成了博弈。他们之间是恋爱,所以可以算成是众多博弈中的“零和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而对于这场博弈而言,它是零和博弈即非合作博弈,所以它符合纳什均衡。为了严谨,在此要引出纳什均衡的数学概念即:在博弈G=﹛S1,…,Sn:u1,…,un﹜中,如果由各个博弈方的各一个策略组成的某个策略组合(s1*,…,sn*)中,任一博弈方i的策论si*,都是对其余博弈方策略的组合(s1*,…s*i-1,s*i+1,…,sn*)的最佳对策,也即ui(s1*,…s*i-1,si*,s*i+1,…,sn*)≥ui(s1*,…s*i-1,sij*,s*i+1,…,sn*)对任意sij∈Si都成立,则称(s1*,…,sn*)为G的一个纳什均衡。简单解释说假设有n个局中人参与博弈,如果某情况下无一参与者可以独自行动而增加收益(即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没有任何单独的一方愿意改变其策略的),则此策略组合被称为纳什均衡,从实质上说,是一种非合作博弈状态。同时,纳什认为对于博弈双方最好的结果便是所谓的双赢,反之则是俱损。 对于这场博弈来说,它是场零和博弈。其中参与者是贾宝玉和林黛玉。那他们获得利益的策略,便是选择对方或者不选择对方。为使构建的模型更加简洁,在这里假设命题:若策略是选择对方,则获得“爱的需求”即利益为【+10】;若策略是不选择对方,则获得“爱的需求”即利益为【-10】,记为“命题一”。符合纳什均衡,据此有下表: | 林黛玉选择 | 林黛玉不选择 | 贾宝玉选择 | (+10,+10) | (-10,+10) | 贾宝玉不选择 | (+10,-10) | (-10,-10) | 根据图表可以得出:对于这场博弈而言,他们双方最好的结果是都选择对方,最坏的结果是都不选择对方。既然他们双方都最求最大利益,那么他们应该都是会选择对方。 然而,这只是一次性博弈。但实际上,这种博弈容易产生背叛。虽然这个结果在理想条件下是成立的,但是不排除同时在进行着其他博弈,并且对这场博弈会产生影响、干扰。试问,如果在贾府中,出现一个比林黛玉还了解贾宝玉的女性,或者比贾宝玉还了解林黛玉的男性,那么他们还会选择对方吗?答案是不会。可以接着用博弈论来分析。假设会有这样的男性或者女性,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能在他们身上获得更多,再假设命题:若策略是选择对方,则获得“爱的需求”即利益为【+15】;若策略是不选择对方,则获得“爱的需求”即利益为【-15】,此命题记为“命题二”。符合纳什均衡。并且“命题一”也成立,那么以贾宝玉视角,可得到下表: 选项 | 选择林黛玉 | 不选择林黛玉 | 选择另一个人 | (+10,+15) | (-10,+15) | 不选择另一个人 | (+10,-15) | (-10,-15) | 如图表所见的四种可能,但是都选择和都不选择显然不成立,排除。同样如果以林黛玉视角来看,也会得到体内同样的表。根据图标可以看出,在这场博弈中,对于贾宝玉的最优选择便是选择另一个人而不是林黛玉。如果这个结论成立的话,那么对于上一个博弈来讲,贾宝玉就应该不选择林黛玉。但是,从文中来看,贾宝玉最终选择的是林黛玉。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从全文来看,并没有出现一个女性,能像林黛玉一样理解贾宝玉,也没有一个男性像贾宝玉一样理解林黛玉,所以,第二种博弈并不会存在。 用数学模型的方法来看待宝黛爱情,得到的结果显而易见,即:他们必定会选择在一起,也必定会努力去维系这个关系,这就是他们的必然选择。然而这又会引发什么结果呢?如果将《红楼梦》作为现实基础的话,可以看出宝黛爱情是悲剧。而笔者认为,他们之间存在的必然选择的关系,是导致这一结果诸多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虽然笔者不能保证如果他们不去选择对方是不是还是悲剧,但是这个事情并没有发生过,任何假设不选择都是猜测。所以,必然选择既是悲剧的条件之一也是事实。 注定悲剧 《红楼梦》不像中国古代那种大团圆的标准结局,曹雪芹给予他们悲剧的结果,并且是在全书的开头就奠定了他们爱情的悲剧。那么着悲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而作者又为什么写悲剧? 对于悲剧,最为成熟而且丰富的悲剧体系当之无愧是西方悲剧体系。西方的悲剧经过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这样的博学家,到文艺复兴时期集文学大成者莎士比亚,再到黑格尔、叔本华、尼采这样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哲学家们,经过了上千年的发展,有了成熟的理论体系。既然宝黛爱情是悲剧,那么笔者认为就可以用西方悲剧理论来解释。从西方悲剧理论来看的话,悲剧主要分为命运悲剧,像是古希腊的悲剧如《俄狄浦斯王》,性格悲剧如莎翁的《哈默雷特》人物命运的悲剧,还有就是所谓的社会悲剧——就比较偏向于现实批判主义了,同时这些也是悲剧的三种原因。从命运的角度来看,关于宝黛爱情有着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传说,便是他们的“木石前盟”,相信读者都熟悉这段神话。简单的来说,身为绛珠仙草的林黛玉前世受身为神瑛侍者的贾宝玉的照顾,转世投胎,今生为其还泪,从这一点上,可以说明宝黛爱情是有前缘的。然而黛玉此生不是还金、不是还银,而是还泪,所以这个前缘是有悲剧色彩的。这说明他们命中注定会在一起,但不完全是命运悲剧。因为泪也有因为感到幸福而留下的泪,所以不能单单以命运悲剧作为这场的悲剧全部原因。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经提出,“悲剧描写的是严肃的事件……目前在于引起了怜悯和恐惧,并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显然悲剧更多的是为了揭示一些什么,同样,曹雪芹也是想说些什么。这么美好的恋情,有着浪漫的前缘,他们有着前世的命运羁绊,但今生却以悲剧收场。按照西方悲剧理论,还有的是 “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纵使宝玉和黛玉性格中是叛逆的,但是在一个包容的社会、在一个自由的社会,他们能够自由快活的生活,而不是像《红楼梦》中那样毫无安全、毫无容身之所可言。所以,笔者认为曹雪芹把宝黛爱情的悲剧主要归为社会悲剧。 我们都知道,曹雪芹年少时生活富足,后来却家破人亡,饱受人间辛酸。而且那个时候商品经济发达带来的物质极度膨胀,让整个社会都变得腐朽,但同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的以朱程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变得因循守旧,便出现了以李贽、黄宗羲等为代表的批判思想家,他们看到了专制的腐败并极力的抨击。这一运动为中国带来了思想启蒙,笔者认为曹雪芹也受到这种思想影响,而且他的文章更趋向于批判现实主义——运用人的理性思维,尽可能地还原出社会实景,揭露社会丑恶的本质。《红楼梦》正是这样“字字见血”,为的就是揭示当时社会的黑暗。他要告诉人们,这个社会只会伤害更多的、无辜的、广大的、普通的人。这就是为什么笔者认为曹雪芹是具有人文主义的批判现实文学家。 社会原因是作者想揭露出来的,但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讲,内因决定外因。从戏剧美学的角度来看,性格决定命运,也就是所谓的人物性格的悲剧导致了其命运的悲剧。所以,笔者认为,宝黛爱情的悲剧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性格的悲剧,直接原因在于社会悲剧。所以,宝玉和黛玉的性格揭示了他们爱情注定是悲剧。同时,在这两种悲剧的共同作用下,才有了他们必然的选择对方,正因为必然选择导致后来矛盾的激化,使得他们的悲剧注定成为不可改变的现实。以上结论决定了从一开始导致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 结论:综上所述,宝黛爱情是一个彻底的悲剧,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最终有情无果,更体现在他们命运的悲剧、社会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这种纯粹的悲剧在古代中国文学几乎看不到,而且作者还大胆的把角色的悲剧命运在全文的一开篇就奠定了。然而就是这个悲剧,却使《红楼梦》成为了中国古典小说的集大成者。它用那场悲剧,向那个时代的世人们揭示着封建社会的黑暗,希望人们从麻木当中清醒过来。笔者认为“红学”的产生和古往今来如此多的“红学”研究者,一定是被曹雪芹笔下的宝黛爱情悲剧审美所折服,也正是这场悲剧才使得《红楼梦》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宝黛爱情重要片段》百度文库 2.辛苦最怜宝黛情,香丘何处拟葬花 江山文学网 3.《红楼梦》曹雪芹 4.《知觉与传播》唐纳德·布罗德 5.《诗学》亚里士多德 6.《梦的解析》佛洛依德 7.《社会契约论》卢梭 8.《资本论》马克思 9.《博弈论——日常生活当中的博弈策略》刘庆财 作者系北京27中高二(6)班 周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