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适合生命个体的理想教育文化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9:11:44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 却咏梅 参加讨论
“破解当前教育改革深层问题应该从文化方面入手,其载体就是研究人性的问题。”近日在北京举行的《教育文化构建的人性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新书座谈会上,该书作者、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王世元创造性地提出“教育文化”这一概念,他认为,教育文化是人类社会对教育赋予某种价值的追求,进而形成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它对人类生命个体教育的影响具有巨大的惯性,这种教育文化的惯性可以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改革难以改变方向。当前所谓的“成功的教育”或“优质教育资源”恰是教育问题的渊薮,急需引领教育改革的理论突破,重构“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文化,以便找到适合人性的、对教育评价的依据。 座谈会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石中英等专家学者参加。大家一致认为,《教育文化构建的人性基础》是王世元基于30多年的教育经验,绘制出的他理想中的教育蓝图,是其教育思考的集中体现与创新成果。现在的教育对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往往忽略,甚至有些教育行为会造成人性的扭曲,王世元能够将他对教育的现实困顿转向对文化的思索和对人性的探讨,这是一个很好的视角和尝试。 王世元坦言,自己不是一位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者,而是站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实践者、探索者。从农村到城市、从学前到高中,30多年来始终没有放弃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力求从根本上尝试回答一系列问题:什么样的教育最有利于人类生命本质属性的需求?教育的根本目的或目标到底是什么?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文化更有利于人类的教育……怀揣教育情怀,他大胆地尝试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教育文化的探索。他说,这本书就是以探索生命的本质属性为切入点,寻找适合生命个体的理想教育文化。而理想教育文化就是追求公民幸福,实现公民优化教育,或优化国民教育,它通过公民素养、学校教育、个人成长三大范畴来实现。 “现在很多学校的文化不是最理想的,那只能叫升学率,它影响了学生的生存发展,是一种劣质的文化。但是我们现在很难开出一个处方来,因为人类社会受各种文化的影响,要走出这个困境和怪圈,离不开整个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和我们的创新。”在研讨会上,顾明远教授回忆起了自己当年写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时候的心路历程,认为王世元的《教育文化构建的人性基础》能够从文化的视角思考教育,非常具有建设性。他说,中国教育的很多问题实质上是一些文化问题的反映,我们当前要反思教育,就是要反思功利化教育的危害,真正做到尊重人类、尊重人性。 对此,石中英非常赞同,他认为,王世元脱离了一般的经验研究,探讨问题发生的内在机制,这是难能可贵的。目前,中国孩子非常害怕失败。其实,失败本身并不可怕,他们害怕的是失败之后的同学疏远、老师奚落以及父母不满意。从这里,我们看出中国社会对失败很不宽容:孩子只能看到比较的结果,而他自己的独立性、感受、价值和追求都被忽视了,看不到真实的自己。这是中国一个普遍的面子文化、比较文化现象,给孩子带来了消极影响,远离教育的本质,远离人的本性,所以,文化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现实教育文化存在的问题。当然,中国教育文化也有优势,它强调勤学、苦学,强调为人师表。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精华,在教育改革中坚持文化自信。 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委主任李永生非常钦佩王世元的学术勇气和实践精神,在他看来,这本书不仅着力于批判,更着力于建构,提出了理想教育文化的模型及未来教育文化建设的方向,给人以很大的思想启迪。书中充满了哲学思辨的味道,宏观建构和微观探究有机统一,内容的设计与形式的表现妥善结合,批评借鉴与改造发展同时兼顾,理性探索和感性体悟交融贯通,是一本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学术著作,也是当代教育文化建构的一个方案。 马丁路德·金说:“我有一个梦想……”王世元说:“我有一个愿望,就是办一所学校,用以验证理想教育文化的可行性……如果人类社会,抑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族,一个生命个体,都能趋近于理想教育文化的要求,那么,我们的人类社会就是和谐的社会,我们国家的每个公民都是优秀的公民,每个公民都是趋近于幸福的,优秀的公民社会是和谐的、可持续的。”(本报记者 却咏梅) 《中国教育报》2016年9月26日第10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课堂不是教师自我展示的舞台
- 下一篇:读书:最美好的生命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