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读书指南 > 图书推荐 > 教师 >

《孙维刚初中数学》:重温的“结构教学法”


    如何训练发达的大脑——重温孙维刚老师的“结构教学法”
        尤记得那个初秋的下午,与孙维刚老师的夫人王海亭女士会面的情形。我们在书桌前对坐着,眼前放着一杯热茶,茶叶淡淡的幽香在空气中袅绕,伴着王老师的述说,旧日感怀缭绕弥漫,我陷了进去。
    “我从没感觉孙老师离开我,他一直在我身边……我现在想的、做的都是他的事。”王老师看着我,目光坚定。
    如果你在网上搜索“孙维刚教育”,会显示十多万条信息,你会发现这些信息中更多的字眼是“育人专家”、“平民教育家”、“名师”、“神奇教师”,这些称呼无不显示着人们对孙老师的尊敬。
    孙维刚老师生前所在的学校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是北京一所普通中学,自1980年起,孙老师进行教改实验,教数学并兼任班主任,从初一到高三,六年一循环,到1997年共带了三轮实验班。十几年下来,实验班有很多不一样,尤其是第三轮实验班,全班40名学生中,38人达到重点分数线,有55%的学生考上北大、清华。孙老师1990年3月被确诊为膀胱癌,病情多次反复,先后大小手术8次,他教育改革的主要成果正是在身患绝症的这十年中创造的。1999年9月,在身体状况明显不好的情况下,他又不顾劝阻,毅然开始第四轮教学实验。
    多年的教学经验,让孙老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结构教学法”,他为学生归纳了中学数学的四个“大规律”、十五个“中规律”、三十多个“小规律”。教会学生做题的方法: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归纳共性、分离个性,并总结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解题规律,从初一到高三,从代数到几何,使学生再没有不会做的题目了。孙老师的学生用他独创的“结构教学法”花半年多的时间学完三年的数学课程;他的学生课前不用预习,课上没有笔记,课后没有作业。
    如今,孙老师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有的在哈佛、斯坦福、密西根等大学继续深造,他们大多有着骄人的成绩,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也有的学生在继续着孙老师的事业,向学生们传递着孙老师的教学理念——把不聪明的学生变得聪明起来,让聪明的学生更聪明。
    然而,这些成绩并不是孙老师最看重的,他曾经说过:“一如既往,我们要坚持品德第一,学习第二;训练发达的脑子第一,学分第二。”孙老师最看重的是学生的品德,其次才是学识,他把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的心灵。孙老师有着高人一筹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我听说过一个个有关孙老师令人感动的故事。有一位和孙老师素未谋面的河南学生,在孙老师去世后背着两箱饮料来到孙老师家,他被孙老师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还有个学生,听过孙老师的一堂课,当她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孙老师请教问题时,没想到孙老师和蔼可亲地回答了她,这让她欣喜若狂。在知道孙老师去世后,她和她的同学向北京的方向祭拜孙老师……
    原北京市东城区教研室主任高贤明是发现孙老师并支持孙老师搞教改实验的伯乐,在孙老师去世后,他说:“不能因为孙老师的去世,而让他这份事业中断,如果那样,我们对不起社会,是一种犯罪。”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纪秩尚更称孙老师为“当代的孔夫子”。
    2002年孙维刚老师逝世后,几十名教育专家、四百多名优秀教师又继续参与了研究工作,梳理孙老师从教四十年的教育思想,研究、总结和提炼孙维刚教学经验背后的科学规律和运用的操作方法,并希望能形成一整套便于素质教育推广的模式和方法。目前,在上海、山东、吉林、山西等地,都有一些教师在实践着孙老师的教学方法,并先后建起了孙维刚数学实验班、实验校和实验中心等。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越发体会到孙维刚教育思想所具有的巨大价值,他所开辟的,是一条高效的全面育人的途径。如今,“孙维刚教育思想研究会”正在筹备之中,希望能通过政府的引导,把产生孙老师“个例”的土壤,变成大量名师生长的沃土。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孙维刚初中数学》《孙维刚高中数学》体现了孙老师的教学理念——结构教学法。孙老师说过:“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题海战术,是覆舟之术。正确对待做题,首先是指,题不在多但求精彩。”孙老师每出一道题,自己要先做上十道题,再从中选出最精彩、最典型、最能启发学生思维的题给学生做。这套书中每道题都是孙老师精心挑选过的,讲究数学中的新知识和旧知识的比较与联系,让学生能够站在系统的高度看问题,进而升华到从哲学的角度认识世界,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能力。读孙老师的书,仿佛孙老师在眼前亲自为你辅导一样,对于不会做的题,看到孙老师的解法往往会有峰回路转的感觉。书中力求“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用“动”的观点考虑问题,尽可能多地拓宽思路,训练发达的头脑,做到“八方联系,浑然一体”,最终达到“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境界,这正是孙老师一直在强调的。(温丹丹)
    《中国教育报》2015年8月13日第4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