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读书指南 > 图书推荐 > 教师 >

《心平气和当老师》:心平气和地重塑教师形象


    心平气和地重塑教师形象
    
    《心平气和当老师》, 茅卫东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
    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和价值观的输出者,在滋养和守护学生生命体验的旅途中,教师的生命也变得更加饱满和勃发。
    在《心平气和当老师》这本书中,茅卫东讲述了20年来他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教育记者,如何坚守自己的原则,如何践行自己教育理念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茅卫东用20年的坚守与践行“做”出来的一本书,它呈现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教师形象。
    首先是它揭示了作为教师必须要面对两个层面的真实。第一个是外部环境的真实,更多指向制度与文化,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得不面对。第二个层面的真实,就是如何面对自己,相对于外部环境的真实,真实地面对自己要困难得多。许多教师常常没有勇气直面自己的问题,很多时候都把自身的真实和外部的真实混为一谈,把人的问题和制度问题拧在一起,或者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外部的真实和他人的真实,不肯直面自身的缺点,以致于一方面高度自尊,一方面又怨天尤人。茅卫东在书中袒露了他内心的愤怒与无奈、愉悦和欣慰,讲述自己作为教师的感受,甚至真诚地表现出他的无力与软弱。这体现了一种理性的心态,只有敢于揭示自己的真实、自己的脆弱、自己的不足,我们才有可能反思自身,完善自身。
    作为一名教师,直面真实不过是一个起点。在很多局外人甚至教师看来,教师似乎只是教育行政指令的执行者,教师工作毫无智慧和创造性可言。太多的教师被不完善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的“黑暗”吞没。然而,不管是在优秀学子数不胜数,却要承受高考重压的重点中学,还是在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师生都感到压抑与绝望的职业中学,茅卫东始终坚持做一个行动者,做一个尽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在重点中学,他尽可能地让政治课摆脱八股式的说教套路,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课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在职业中学,他立足自己所教的科目,结合学生的实际,重新建设自己的课程体系,引入时事、辩论、游戏,尽力激发学生们的自我意识,触动他们的自我思考和探究。
    这些创造性的努力与实践反映的是一名教师对自我的全新定义。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孩子们根本无法穷尽所有的知识,所以我们把知识划分到不同的学科里去教给他们。但是这样的划分必须以尊重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体验为前提,让教师和学生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教学内容。换句话说,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受教育者的生命体验放在中心地位,教师必须培养和守护学生的生命感受。
    茅卫东的清醒与自觉之处就在于此。作为重点高中的政治老师,他的授课内容不仅满足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需求,而且还和学生的成长密切相关,表现出别样的风格。作为班主任,他与学生探讨爱情、责任等话题,使学生认识到自我负责的重要性。学生们毕业了,茅卫东依然和他们书信往来,交流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想法,持续关注学生们的成长。这样的行为,已经不能简单地用“敬业”一词去形容,它缘于一种生命意识——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尽最大的努力,滋养年轻学生的生命,守护他们的成长。书中收录的毕业学生所写的回忆文字,证明了茅卫东的清醒与自觉。
    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和价值观的输出者,在滋养和守护学生生命体验的旅途中,教师的生命也变得更加饱满和勃发。从茅卫东的经历可以看到,无论是在重点中学做政治老师,还是在媒体做教育记者,或者像如今在职业中学做一名普通老师,茅卫东自身总是在持续生长,这使他在不同的岗位,应对不同的工作环境,面对不同的生命群体时,都能表现出一个心态成熟、努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践行者。
    茅卫东在这本书中展现了这样的教师形象:积极应对种种不如人意的现实,用爱心与创造力,去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这让我想起了《尼布尔祷文》里的话:“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就让对于生命的爱引导我们前行吧!(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第八中学)
    《中国教育报》2012年12月10日第11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