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一条小胡同里的名人轶事


    一条小胡同里的名人轶事
    
    北京有名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多如毛。胡同作为北京标志性建筑之一,记载了历史风貌的变迁,见证了多代王朝的兴亡更迭,是外来游客感受老北京文化、体验老北京生活的契入点。那么北京最古老的胡同在哪里?胡同的根源在哪里?朋友们不妨去史家胡同转一圈,想必会有所收获。
    
    史家胡同是北京自明朝以来名称最为稳定的老胡同之一,散发着北京的历史文化气息,承载着北京的文化魅力。在几百年漫长的岁月里,它在北京古都的政治、历史、文化、教育、外交、艺术、民俗等各个领域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记录,可谓是中国近现代文明史的一个缩影。
    
    《史家胡同》一书以史家胡同的地理环境、发展脉络、文化底蕴以及独具特色的人文气质为基点,从史家胡同的历史变迁、文化积淀和发展烙印三方面展开笔序,以北京传统文化为基础,展示史家胡同文化特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
    
    每条胡同都有自己的故事和传奇般的经历,并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好像一座座民俗风情的博物馆,烙下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印记。让我们一起踏着历史的足迹,去感受史家胡同那悠久又独特的历史蕴味吧。
    胡同里的翰林之门
    史家胡同的深宅大院有很多,但根据史料记载,古时候住在这里时间最久、品级最高的当属清代乾隆年间索绰络家族的名门德保与英和父子俩。他们都曾为从一品官,后代又极为发达,所以他们在这里的宅第是相当不错的。
    
    德保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二年,翰林院编修,后任职为翰林院掌院学士。德保不仅自己文采出众,还教子有方。他的儿子英和不仅是少年科第,而且外表帅俊。当时,权臣和珅欲召英和为婿。德保听说消息后,非常为难,他本来就不喜欢和珅这个政治暴发户,况且听说和珅的女儿长得不好看,还有残疾。自己一表人才的儿子肯定也不愿意,但如果是皇帝亲自指婚,他德保无论如何也不敢拒绝啊。思来想去,办法只有一个,就是马上给儿子把婚事确定下来,让和珅和乾隆帝都无话可说。
    
    他二话不说,连忙前去阿思哈家,请求阿思哈将其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阿思哈满洲正黄旗人,漕运总督,算是官宦世家。阿思哈家知道,两家都是书香门第,地位相当,德保的儿子又英俊有才,当即就答应了德保的请求。第二天一大早,乾隆帝就传旨召见德保,询问英和的婚姻大事,德保早就有了应对之词,因而很快就回奏说:“臣已与阿思哈结成亲家了。”乾隆帝听后还埋怨和珅只想着结亲,却没有打听好虚实,只好作罢。而站在一旁的和珅对此极为不满但也不好插话,只好很尴尬地退了出来。和珅知道,德保这是不愿意与自己结成亲家。但他认为德保敢当着皇上的面拒绝这门婚事就是德保根本看不起自己,让他在皇帝面前丢面子。和珅愈想愈气,于是就准备寻找机会报复德保。
    
    随着和珅地位的进一步巩固和官职的不断晋升,德保的仕途发展就“自然而然”开始走了下坡路,这其中和珅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因筹办常雩大典草率,天灯只悬挂两盏,斋房坐褥不整洁,德保被革去顶戴花翎,革职留任,十年无过方准开复。德保之子英和在父亲去世后仍然住在史家胡同,他将自己在史家胡同的书房称为恩福堂、恩庆堂。
    章含之与乔冠华的十年风雨
    章含之我国著名外交家。史家胡同也正因她的著作《跨过厚厚的大红门》而声名鹊起。
    
    她的身世颇为传奇。她的生母解放前是上海永安公司的售货员,年轻时非常漂亮。因地位悬殊,母亲与父亲并未正式成婚。章含之出生后,父母对簿公堂,然而父亲却只愿支付抚养费而不愿担负照顾她二人责任,母亲愤怒之下,欲将她送给黄包车夫抚养。最后,身为辩护律师的章士钊收养了这个女婴。1960 年,章含之随养父母章士钊夫妇搬进了象征着地位和荣耀的北京史家胡同51号史家胡同。
    
    1971 年,还在外语学院当老师的章含之,被毛主席点名调入了外交部,也因此与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相识。22 岁的年龄差距并没有阻止两人的相知相爱,在随后的艰难岁月里,谱写了一段爱情传奇。
    
    当年,乔冠华是世界外交舞台上的明星,也是新中国外交史上的赫赫功臣。两人的相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章含之在书中曾经回忆道,那是1973年5月,国务院管理局对这座四合院进行大修。章含之暂时搬到前院传达室安身。那时,她和乔冠华正在恋爱,他们就在堆满家具、杂物的传达室里一杯清茶,促膝长谈。年龄的差距、官职的悬殊,丝毫没有阻碍感情上的完全融合。
    
    史家胡同51 号也见证了两人风雨相伴的10年光阴。章含之在书中常常忆起:“从初夏到深秋,我们常常在深夜的月下散步。时间久了,冠华统计出,走一圈院子是八十步。在银色的月光下,冠华几乎是与白昼里全然不同的一个人。他没有了好胜雄辩的气势,脸上常常有一丝淡淡的伤感。我常常想,不知道这世上有几个人能真正懂得他的心……这时的乔冠华,只有这深深的四合院与我一起陪伴着他,聆听着他倾吐内心的感叹。”
    哲医的大匠之门
    史家胡同17 号现为东单交通支队,过去这里的老门牌是8 号。翻开这里的老档案,医学大家刘士豪的名字跃然纸上。
    
    刘士豪,原名刘明允。1900 年12 月25 日出生在湖北武昌。由于天资聪颖,父亲破例供他上学。上中学时,母亲染重病,数年方愈。为治母病,全家举债度日。为此,他萌动了学医的念头。1917 年,他就读长沙湘雅医学院预科。1919 年,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后赴美留学。1925 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北京协和医院聘请他为内科住院医师。一年后,晋升为总住院医师,成为第一个担任总住院医师的中国人。
    
    1928 年至1930 年,他在美国洛克菲勒医学研究院进修,回来后不久,被晋升为副教授。从1934 年开始,刘士豪与同事一起研究骨软化症的钙磷代谢,许多研究成果当时处于世界前沿,迄今仍为国际一再引用。他提倡把临床中碰到的问题,带到生物化学实验室中解决,并使之上升到理论,再用理论去指导临床。由于创造了这一套工作方式,刘士豪被人们称为“临床科学研究的典范”。
    
    1937 年,刘士豪被选派赴英国伦敦进修。1941 年,刘士豪成为协和医学院第一个中国内科教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协和医院有美国背景而被日军关闭,刘士豪失业。当时美国皇家医学院重金聘请他赴美任研究员,他与妻子王意贞毅然决定留在自己的国土上,给同胞治病。于是,他在北平挂牌行医。1944 年,刘士豪搬入史家胡同8 号的四合院。抗战胜利后,他受聘任北平陆军医院少将医官兼任北平同仁医院内科主任。在科研条件简陋的情况下,他将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结合起来,在这两家医院开展科研临床课题,使当时发病率很高的斑疹伤寒、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1948 年9 月,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协和医院先后复院,刘士豪受聘兼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临床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主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继续担任这两个职务。1949 年,他任北平陆军医院后来成为华北军区医院的内科主任,同时兼任同仁医院院长。
    
    1957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由他编著的《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一书。当时,在北京协和医院和一些大医院的内科,几乎人手一册。20世纪60年代初,刘士豪身患多种疾病,但仍坚持工作。1990 年,在刘士豪诞辰90 周年之际,中华医学会专门为他举行了纪念活动。而今,史家胡同老门牌8号的历史形态已经消失,回望这里,人们的脑海中仿佛会呈现一座大匠之门。刘士豪先生的事迹依然被人传颂,他属于史家胡同,他是这个地区的骄傲。
    以上内容摘编自《史家胡同》。
    


    推荐阅读
    
    
    《史家胡同》
    人民出版社
    主编:陈大鹏 陈志坚
    2017年4月
    责编:方国根 段海宝
    


    责任编辑|隋倩
    注: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文章下方的评论框里留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