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课程》:有普适的学前教育模式吗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9:11:34 中国教育报 王增收 参加讨论
众多的著名课程专家都曾经表示,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古今中外的重大教育改革无不是围绕着课程改革来进行的。这些教育改革的历史告诉我们,课程的编制、实施和评价不仅要考虑到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还应该顾及到社会文化、政策、教师专业成长等各个方面。《学前教育课程》这本书就是基于这样一个广泛的课程内涵展开论述的。我们可以尝试梳理一下美国学前教育课程实践和思想走过的轨迹和发展的方向。 早在公共幼儿教育机构产生之前,在家庭的养育和教养中,学前教育实践就已经存在了。但是制度化的幼儿教育却是直到19世纪才逐渐出现的。美国也是如此,早期的幼儿均在家中由母亲照顾,直至20世纪初,一般的教育理念还是:“儿童教育是家庭中母亲和孩子之间的自然交流与互动。” 在思想上重视学前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当时相关的脑科学和心理学研究揭示了儿童发展的敏感期以及婴儿的学习能力和潜力,并且发现,早期经验对其一生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些都促使早期教育越来越被世人所重视,一度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早期教育热。 每一种早期教育方案、课程模式或者课程结构虽然在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方面各具特点,但是在价值取向上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要么认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是由其自身的成熟机制决定的,强调早期教育的“发展适宜性”,即要尊重幼儿的自然本性、顺应幼儿的发展,重在为幼儿的发展创设和提供适宜的环境,这是一种“内发”取向的课程哲学,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学前教育课程》一书中介绍的方案教学、儿童博物馆、海斯科普课程都属于此种取向的课程方案;要么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赖外在的力量,强调早期教育的社会价值,即要帮助幼儿学习适应社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等,这是一种“外铄”取向的课程哲学,带有现实主义色彩,比如《学前教育课程》中所介绍的行为分析原理和蒙台梭利教育方案。 纵观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它就如同一个钟摆,在上述两种价值取向之间来回摆动。在这一点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如此。其实这种摆动并不是简单的循环往复,而是社会历史变迁在学前教育中的反映。 美国主流教育观念倾向于浪漫主义,这是由美国社会文化决定的,19世纪末美国的儿童研究运动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巩固了这种倾向。但是在后来的某些时期,也出现了对这种倾向的背离,而这种背离的动力多来自于政府。比如1987年全美幼儿教育协会在提出“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的主张之后,就不断受到批评,最主要的是来自美国国家课程标准的挑战。我们知道,美国国家课程标准是以学科科目的方式制定的,与“发展适宜性”主张的取向是截然不同的。最后我们看到的是它对国家课程标准的妥协。 时至今日,这种“建立在发展心理学基础之上,更加强调儿童发展”的所谓主流的学前教育理念仍然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主流价值取向近年来遭到了有力的批判,而原因多是来自社会文化等宏观层面。该书的作者把对不同背景的讨论作为该书三大部分之一,这种做法和观点是笔者所赞赏的。 随着生态学和人类学研究方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使用,学前教育得到了多重视角的审视和考察,“超越质量”和“文化生态”等词汇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话语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因素都应该作为学前教育课程的基础,而不仅仅是儿童发展理论;对学前教育的思考,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而不应试图找到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课程模式和质量标准。 这是对我国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最重要的启示之一。(王增收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 《学前教育课程》,(美) 鲁普纳林等主编,黄瑾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教育报》2012年6月4日第11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