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星群:你看到光束中的那一团微粒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最开始写作的那一份羞涩已经逐渐长成了被人看见的渴望,开始为那些往日里羞于见人的那些文字,寻找公之于众的途径。
    于是关注到《北京文学》,于是关注到新的诗歌栏目《星群》。
    “青年作者才华横溢,如点点星光”,这是《星群》的名称由来。对于这样的期待,我自然是不敢当的,但这正是《北京文学》的一贯作风:不吝给予青年作者最大的鼓励。成名的作家被问到如何走上写作之路时,都爱回忆第一次稿件如何被采用,因为这种幸福对写作者来说弥足珍贵。《北京文学》以高度的包容和敏锐,发掘了刘恒、余华、张洁、王安忆等一众当代文坛重要作家的小说处女作,并将这样一份传统延续至今。
    《星群》或许是《北京文学》挖掘新生文学力量的又一次尝试。从2022年第三期开始,《北京文学》在《汉诗维度》板块增设了《星群》栏目,首次便推出17位诗人的25首诗(含组诗),占了9页的篇幅,此后每期都推出十几位甚至三十位青年诗人的一到两首作品。从第五期开始,每位诗人的作品最后都附上了简单的诗人介绍,更彰显了对文学新人的尊重与培养。正是这样的慷慨,让青年诗人们找到了汇集的新阵地。同时,由于《星群》面向的是00后、90后为主的创作群体,也就意味着这些诗歌中天然内含着新的语言经验和生命体悟,新的汉诗发展维度或许也正在于此。
    对读者来说,一次《星群》的阅读意味着一次探索,因为风格各异的诗行将一次性集中展现在你的眼前:“星期六 马站立的模样俨然一座墓碑/它皱缩的眼睑里是一些无名之卒的刀斧”(星芽《失踪的灰马》,《北京文学》第4期《星群》)、“这一生有多少次这样用力地相遇/因为没有存在的意义/最后都被丢掉了”(青小衣《蔬菜里的青草》,《北京文学》第4期《星群》)、“一只鸟越过自己的影子/飞向了云与云的对话”(刘丹《一整天我都平静地沐浴一个奇迹》,《北京文学》第5期《星群》)、“月亮石被谁咳出来的/一枚病,倒挂在肺叶上。我准备去买酒。/(不能带着怀疑走夜路)”(加主布哈《葬礼》,《北京文学》第5期《星群》)……对写作者而言,一期《星群》意味着又一个希望,我们从同龄写作者那里获得同行的力量,又从发表的喜悦中获得继续前进的勇气,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充满幸福的地方。因为它告诉我们,茫茫苍穹之中,有人看到了那团光束之中的一团微粒。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