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读书指南 > 图书推荐 > 教师 >

《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尊重不应成为稀有元素


    蔡真妮著,漓江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
    尊重和良好的成长是相伴相生的,在今天的教育环境里,要想培养一个心理健康、有思想、有能力的孩子,必须使“尊重”这种在我们的教育里面还十分稀有的元素,变得丰富起来。
    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都需要尊重。尊重是能否培养出有思想、有能力、有独立人格的人才的关键之一。
    中国自古就有尊老爱幼的传统,人们尊重老人,尊重有成就的人,尊重权威,尊重大官,这是社会的普遍心态和世俗民风。而对小孩子,施以爱就可以了。尊重,是不能泽披小毛孩子的。殊不知,尊重是能否培养出有思想、有能力、独立自主、笑对人生的人才的关键之一。漓江出版社最近推出了旅美作家、三个孩子的母亲蔡真妮的新著《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作者浓墨重彩地对尊重,对中美家长、教师如何对待尊重孩子进行了剖析。
    教育的核心是尊重
    作者开篇就说,尊重是美国教育的核心。比如说,在学校发考卷,中国的学校比较普遍的是排排座,从高到低列出名次。即使不列名次,也会用各种办法让考得好的扬眉吐气,考得不好的垂头丧气。作者女儿的班主任则让发考卷的学生,要“面无表情”地发考卷。什么意思?这位班主任的解释是,不透露出任何可能伤及孩子心理的信息,每个孩子学习能力不同,但是他们各有所长,所以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同等的尊重。其次,从发卷子孩子的角度,他们应该懂得怎样去保护别人的自尊心。
    发卷子这样的小事,老师都能够和“尊重”联系起来,可见美国学校把尊重看得多么重。在他们看来,让学生学会去尊重别人,这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而这也逐渐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孩子从小在家里,也会得到父母的尊重。拿到别人家作客这件事来说,主人拿出零食给小孩子吃,中国的孩子习惯于看父母的眼色,以父母的意志作为取舍的决断。美国家长则不表态,拿不拿、吃不吃都是小孩子自己的事,尊重孩子的决定。美国父母认为,孩子从小就应该学着为自己的事情作决定。
    从小就受到尊重,在尊重的环境中成长,孩子会学会自尊自爱,也会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这就是美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核心之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