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坚持美学与历史统一的批评标准


    没有良知,只能是游戏之作
    刘文瑞在《作品与争鸣》2008年第10期上发表《历史文学的尴尬》一文中认为,文学作品要写出“人”,而要使“人”成为大写的人,作者需要倾注自己的感情,表现自己的良知。作品的情感也就是作者的情感,没有良知,只能是游戏之作。而如今的历史文学作家(如果还配称作家的话),似乎那种“铁石心肠”类型的太多,以良知支配自己写作的太少,致使难以出现震撼人心的作品。现今的作家们,抱着这种崇高理念而创作的人不多见了,而抱着一种投机心理希冀侥幸成功的则大有人在。因而,历史文学领域,似乎显得杂乱了一些。
    坚持美学与历史统一的批评标准
    仲呈祥、张金尧在《文艺研究》2008年第10期上发表《坚持“美学的历史的”标准的和谐统一——关于艺术批评标准的若干思考》一文中认为,从过去一度把艺术简单地从属于政治、以政治方式取代审美方式去把握世界的极端,走向把艺术笼统地从属于经济、以利润方式取代审美方式去把握世界的另一极端;从过去一度流行过的“题材决定论”的极端,走向淡化乃至抹煞主旋律的“题材无差别论”的另一极端;从过去一度盛行的“高大全”式的伪浪漫主义形象塑造的极端,又走向“好人不好、坏人不坏”的“非英雄主义”创作时尚;从过去一度泛滥的忽视审美化、艺术化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极端,走向把唯美主义、形式主义当作创作的最高美学追求的另一极端;从过去一度忽视受众视听感官的愉悦快感的极端,走向误把视听感官生理上的快感当成精神上的美感的另一极端;从过去一度把“人性、”人道主义“列为创作禁区的极端,走向生搬硬套资产阶级的人性论、甚至以呈现“人性恶深度”为“审丑”能事的另一极端;从过去一度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排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极端,走向违背历史唯物史观、赞美帝王将相历史作用和把才子佳人当成审美表现的主要对象的另一极端;从过去一度在历史题材创作中混淆历史思维与审美思维、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界限的极端,走向随意解构历史、戏说历史、消费历史、杜撰历史的另一极端……忽左忽右,忽东忽西,这便是思维上造成“无标准”或“标准混乱”的哲学根源。
    原载:《文艺报》2008-11-04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