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化万象 >

七夕何夕,天上鹊桥,人间乞巧


    又是一年农历七月七,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七夕,一个藉由美丽哀婉的爱情故事而来的节日,在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绵延至今。
    一个民族的民俗、节庆,往往是其历史的活化石、文化的活标志。七夕节的起源、流布和变迁,也在相当程度上提示中华民族后人,我们从哪里来,向何处去。
    七夕的主题经历了星辰祭祀、幸福乞求、人间竞巧等历史变化,渐渐成为一个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角的节日。在丰富的七夕民俗活动中,隐藏着华夏子孙对祖先生活的记忆,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
    七月,初昏,织女正东向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时间点是根据织女星的位置确定的。作为节日,是秋季开启、女红伊始的标志。
    早在春秋战国,古人已经有了相当的天文星象知识,织女星牵牛星等的记载,都有文献可查。比如《诗经·小雅》中的《大东》,写一个久离家园的西周征夫,黉夜行脚,举目四顾,但见银河横斜,星斗满天:“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我国最早的天文历法著作《夏小正》也有记载:“七月,秀雚苇。狸子肇肆。湟潦生苹。爽死。荓秀。汉案户。寒蝉鸣。初昏,织女正东向。时有霖雨。灌荼。斗柄悬在下,则旦。”
    织女星由一大二小三颗星星组成,每年初秋,当银河从南到北横亘夜空,当明亮的织女星在正东方向出现,就标志着七月开始了,收获的秋季到了。“七月,……初昏,织女正东向”,黄昏之后,农人们仰望头顶的夜空,总会看到明亮的织女星最先出现在深邃的天幕上,由两颗较暗淡的小星形成的织女星开口朝向正东,那里,隔着银河遥遥相望的,就是牵牛星。
    《汉书·律历志》载:“织女之纪,指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从星纪来说,七月初一具有星纪岁首的意义,是“星回岁终”新旧交替的时节,因此祈年、祈福、祈子嗣的习俗作为后世七夕习俗的核心内容也便由此而来。
    七夕,不在农历七一而在七七,还与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有关。
    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阶段性终局。“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
    乞巧对秋月穿针拜九宵
    七夕成为一个民俗,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述了汉代宫廷七夕情形:“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做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绶。”又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巧针与开襟缕,俱以习之。”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为什么七夕的主要习俗是乞巧?因为秋天来了,天气冷了,女人要织布准备冬衣了。《诗经》中的《豳风·七月》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九月授衣,则必须七月织布,八月缝衣。因此七月是女人织布的时节,是女红开始的时候,在这一天陈设针线,祈求心灵手巧,既是一种郑重其事的仪式,也是促使女性勤于女红的有效形式。因为传说中的织女是天上神仙世界中的巧妇,玉手舞金梭,能织出彩霞般的锦绣。做得一手好女红,既是社会对女性的角色期望,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和家庭幸福稳定的保障。正是凭借着这种年复一年的乞巧仪式,牛郎织女的故事才代代相传,流传人间。
    七夕的乞巧活动很多,汉代有穿针、曝经书晒衣裳、食糜;到晋代,又有祭祀乞福:“其夜洒扫庭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祀河鼓(即牵牛)、织女。”“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白气或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陈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后方得。”唐代时,活动增加到九种,比如“七夕乞巧,使蛛丝结万字”,又比如“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开元天宝遗事》载:“帝(唐玄宗)与贵妃(杨玉环),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宋朝伊始,七夕成为一个正式的法定节日,全国放假一天,各地提前办有乞巧市集,热闹鼎盛,全民欢娱。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记载:“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阗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大人忙着晒书会、结彩楼,儿童忙着执荷叶、着新衣、吃果食,更有“诸小儿各置笔砚纸墨于牵牛位前,书曰某乞聪明”,“又以菉豆、小豆、小麦于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蓝彩缕束之,谓之‘种生’”,花样繁复。到元代,乞巧节明确为女孩儿节,明、清各代,称七夕为“七巧节”,人们在庭中摆设香案,盛陈瓜果,望空焚香膜拜,然后一口气在朦胧月色中结彩线,穿七孔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