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格言《噬梦人》:沉浸梦境与选择清醒(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6:11:55 中国作家网 郝敬波 参加讨论
三 在小说广阔的叙事空间中,“梦”显然具有指向多种暗示的可能,譬如“政治”、“暴乱”、“独裁”、“科技”、“虚拟”等等。这样一来,小说就从对个人、群体的书写指向对社会、世界、精神和历史的整体观照,从而提供了令人惊悚的社会景观。这无疑是小说人物(如K)生命结构的延伸和扩展。在想象的未来图景中,能找到当下社会中的结构力量和组成要素,伊格言把它们重置和转换,形成了寓言般的控制力量,实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巨大反讽。 伊格言能意识到这种反讽式写作的难度,但他的优势在于能把读者的目光有效吸引到想象的场域和人物上面。在小说中,政治的存在犹如巨大的黑色天幕,控制着整个社会图像的变化和个体生命的存在方式。小说中的“梦境”也是政治构成最为重要的因素。小说中的梦境是制式的、整体的和工具化的,并成为社会存在和运转的重要形式。梦境成为生化人的现实记忆,成为他们生成主体意识的全部基础。在梦境的政治化中,经验和现实是缺席的,记忆和意识是虚拟的,这多么可怕。人类与生化人既冲突又交融,甚至共同繁衍后代,在这样的社会面相中,该如何审视自我和历史?小说并没有给出答案,只是让人物在这样的生存背景中完成自己浑噩、残缺的生命历程。对于生解组织而言,K本身就是一个前途未卜的“实验主题”。更为可怕的是,K自诞生起就一直处于生解组织的监视之中。在这样的叙述中,政治与梦境一样强大、坚硬和冰冷,它们完全可以无视个体、生命和历史中的任何东西,几乎所有的生存者都要面对和融入宏大的机制,不允许也不可能拥有自觉的个体意识,否则就会像工厂废品一样被销毁,不留下一点儿残梦。这样的幻世书写具有强烈的隐喻特征,也必然通向对现实世界的审视路径。伊格言天马行空的想象此时具有了回顾和沉思的努力,或许这也是小说叙事的内在指向,指向现实生活的荒谬和人类精神坍塌的可能乱相。从这个意义上说,伊格言是热情的,甚至是抒情的,他没有尝试救赎,却显示出击碎“梦境”的不懈努力。 小说中的注释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名词陌生新奇,解释简明严谨,读者可以暂时停下故事,去阅读注释,当然也可以跳过去继续追踪故事的线索,但都无法回避注释对阅读的影响。伊格言精心构建了“伪知识系统”,其努力一点不逊于对故事的经营,耐心严密的字典式编写姿态让人惊讶。这个伪知识系统的意义在于,它有力而“真实”地支撑了想象世界,组成了小说叙事严密精致的逻辑环节,从而在艺术视角中建构了令人信服的、自足的世界。这足以成为当下小说创作的启示——有时聪明的想象也不可能完全弥补经验的缺失,创作也需要理性的艺术思维和耐心的艺术态度。同时,伪知识系统也打开了读者对科技和人文的审视空间,并与政治的反讽一起构成了对社会现实的某种强大的穿透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新小说:《蓝天梦》
- 下一篇:《陆犯焉识》(长篇小说节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