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化万象 >

扇子的生活美学意蕴(2)


    折扇:
    斯人之必备,文人之标配
    明清时期的读书人,审美形象往往是头戴方巾,手摇折扇。清人李汝珍所著《镜花缘》,描述了一个情节:主人公林之洋等人途经淑士国,来到一家酒楼,只见酒保儒巾素服,戴着眼镜,手拿折扇,一派斯文模样,招呼起客人,满嘴酸文假醋,惹得林之洋大发雷霆:“你再‘之乎者也’,俺先给你一拳!”酒保吓得显出本相,连说“小的不敢”。看来,酒保要扮斯文,折扇是必备行头。
    学界基本认定,折扇源自日本,北宋时期经朝鲜传入中国。宋元时期,偶见使用折扇的记载,至明代永乐年间,统治者大行推广,折扇流布天下,渐取团扇而代之。小小的折扇,承载了东亚三国文化交往的史实。
    折扇又称聚头扇、撒扇,用竹木与纸张制成,收放自如,携带方便,更兼适合写字作画,可以彰显学养才情,因此为读书人所喜,市场很大。明代小说《今古奇观》中讲,一个名叫文若虚的,乃苏州人氏,听说北京扇子好卖,便置办了一些:上等的,金面,做工精巧,又求得沈周、文徵明、祝枝山等名人诗画,能值几两银子;中等的,上面的名人字画,乃是伪作赝品,出自专事此道的人物之手;下等的无金无字画,能卖几十钱。此虽小说家言,却不妨视为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
    文人好扇,遂将其美化、雅化,除了扇面上的书画,还有那附着的扇骨、扇坠、扇囊、扇盒,都极讲究,成为文玩古董。《红楼梦》中的石呆子,藏有几把旧扇,材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上面有古人写画真迹,石呆子爱之如命。后来,这些扇子却被贾赦夺去,搞得呆子自尽而死。民国时期的笔记里也常有记载,琉璃厂的古董铺里,将折扇与笔墨纸砚一同售卖,其中不乏制扇名家的作品。
    17、18世纪,中国折扇远销西欧,深受上层社会的欢迎,富丽精工的折扇成为其标示自我身份和贵族品味的象征。安格尔画中的法国贵妇人,就常常手持折扇。折扇,又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载体。
    蒲扇:
    日常之所需,民众之美学
    宫廷与豪贵所用扇子,材料、工艺及装饰皆极考究,常以象牙、玳瑁、乌木、紫檀、红木、黄杨为扇骨,又经名工巧匠之手精雕细琢,华丽名贵,以彰显其主人身份地位。普通民众则只能因陋就简,向自然取材,制作日常所用的扇子,最常见的便是蒲葵扇。蒲葵为常绿乔木,生长南方,以广东新会为著,叶子最宜制扇,质轻价廉,便于使用。
    东晋时期,蒲扇已广泛出现于百姓日常生活,有两个典故最为知名。其一,一位老妇人卖六角竹扇,王羲之见那扇面光洁,便写上五个字,惹得老妇人很不高兴。不想扇价倍增,老妇人再求写字,羲之就笑而不应了。百姓之扇,实用为先,质朴无华,不事雕饰,此乃民众的审美旨趣。那买了羲之写扇的,自然意不在扇,恐非普通百姓了。这一故事虽说的是竹扇,就民众的美学追求而言,与蒲扇并无二致。
    其二,谢安有一同乡,任职广东中宿县,罢职返家,因囊中羞涩,从当地批发五万把蒲葵扇,不料滞销在手。此人拜会谢安,说明情况,谢安随意捡出一把,拿在手中扇动。此举具有巨大的明星效应,以至扇子营销效果惊人,京城人氏,无论士人还是百姓,争相抢购,扇价翻了数倍,很快卖光。这一事件,大大增加了蒲葵扇的知名度,也成为诗文中常用的一个典故,如苏轼诗云:“百金竞买蒲葵扇,不必更求王右军。”
    后世,亦不乏夸赞蒲扇之功者。如清代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提及:“蒲葵风最美,胜于他扇。”清末王闿运亦有诗云:“苏杭细丝京都工,世人争买夸玲珑。宁知轻盈满怀月,不及蒲葵大扇风。”都是从功能上着眼,体现出实用理性。
    蒲扇所承载的,还有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记忆。炎炎夏季,找一荫凉,三五乡人,围坐一起,手摇蒲扇,喝点粗茶,谈天说地,谈古话今。或如白居易:“坐把蒲葵扇,闲吟三两声。”那样的生活,是缓慢而舒适的;那样的日子,是悠闲而惬意的;那样的心境,是沉潜而欢畅的。
    现代社会,扇子早已不是日常必需,但其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记忆,依然值得我们咀嚼回味。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