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助你提高中文水平(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11:11:50 人民日报 韩昊洋 参加讨论
生词不好把握 情感难以捉摸 母语为拼音文字的外国人所熟悉的语言文字,是由固定数量的字母合成的词语,而汉语却是表意文字,由众多偏旁部首变换组合,汇聚成了浩如烟海的汉字。所以数量繁多的生词成了外国汉语学习者朗读文章的拦路虎。而且中国文章讲求含蓄内敛,字词表达微妙多义,情感的表现也有别于西方。如果外国汉语学习者无法体会文章作者汇入文中的情感,也就无从在朗读时运用声调的起伏变化来把握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木兰是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专业的一名罗马尼亚留学生,来北京已经3年了。她学习中文有个习惯,就是在接触一篇文章前先要朗读一遍。木兰说:“对于我来讲,不张口念出来是很难理解文章的,尤其碰到通篇都是人物对话的文章就更头痛。因为中国人在情感方面的表达与外国人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所以每次朗读中文文章都可以使我在完善自身的发音尤其是声调的同时,还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人是如何表述他们的情感的。” 同样来自罗马尼亚的戴逸文学习中文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平日与人的沟通对话已经没有多少障碍,但她发觉自己的中文声调不准,虽然说起中文来对方能够理解她想要表达的意思,但多少会有种别扭的感觉。另外,生词的问题也时常困扰她,像“了解”与“理解”、“商量”与“讨论”等近义词,常常辨析不清其中的差别。对此,喜爱中国文化的戴逸文有自己的学习之道,她将《花千骨》《克拉恋人》《千金女贼》这些中国时兴的影视作品一集不落地看下来。为了使自己的中文水平更进一步,在追剧的同时,戴逸文喜欢大声地朗读剧中人物的台词,模仿她们的语气、语调,留意台词里的停顿和情感变化。 课上跟紧老师 课后找好范本 事实上,有经验的对外汉语教师也会在课堂教学中加入朗读环节,根据课文的不同,采取领读、点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为提升外国留学生的朗读水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曾举办“我声我秀”活动,鼓励留学生通过朗诵诗歌、戏剧表演、主题演讲、电影配音等多种方式,全面参与朗读。这个活动效果良好,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泰国罗勇中学孔子课堂教师赵志肖介绍说,在教授外国汉语学习者口语的过程中,她最看重的就是发音、停顿与情感。 她结合自己的海外汉语教学实践说,泰国的汉语学习者往往很难把握汉字中许多声母的发音,因为在泰语的语言系统里是没有近似发音的。所以在学生朗读中文文章时,发音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其次就是把握不好朗读节奏。大部分学生会把标点符号作为停顿的依据,而缺少由句子成分判断停顿的意识。所以教师会带领学生将句子分段做好相应的标记,再进行朗读训练。 在掌握了文章中出现的全部生字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体悟字句间所蕴含的情感。教师多会借助图片、音乐、实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讲解课文,以弥补学生因缺少直接经验而不能体会文章情感的短板,增加其间接经验。 谈起外国汉语学习者在课外的自习朗诵,孟德宏说:“学生在自主朗读的时候最好有范本,现在很多中文网站都有听书服务,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朗读练习,尤其是要认真模仿,这对矫正外国汉语学习者的语音语调节奏很有帮助。对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最好挑选那些经典的现代汉语作品,如散文、小品文、精致短小的诗歌等来进行朗读练习。我经常向学生推荐《读者》杂志上刊登的一些文章,因为这些文章难度和篇幅适中,涉及面广,情感丰富。朗读这些文章,既能练习中文,也能了解中国人和中国社会,可谓一举两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