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壮乡的乡土空间——评蒙飞小说《那里的生活》(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3:11:49 中国作家网 周飞伶 参加讨论
“那里小学”曾是一个延续乡土文化与联接外面世界的空间,是一个承载着村人的希望和梦想的地方,然而因为撤点并校,却成了“杂草丛生,无人洒扫,堆满落叶”的角落。召唤新乡土无疑也应从这里开始。 覃旭辞掉了工作,和覃树文一起合租“那里小学”,开办起网吧和养老院,使这个被遗忘的角落变成了文体活动中心,成为了一个整合乡土空间与现代空间的新场域。网吧招来了村里的老老少少,有上网玩游戏、看电影的,有上网学习或查资料的,有与外地亲人视频聊天的……村里的网页建立起来了,主页上有村子概况,有土特产介绍;设立了村人留言吧,全村人都可以在上面留言、交换信息;还建立了村子聊天群……网络成了村子跟外面世界沟通的空间,在这里,村里人容纳了世界丰富了自己,共同创造出了一个自我与他者共在、大地与世界同现的空间。 而养老院的出现,让村里没有儿女、体弱贫困、缺乏依靠、无人照料的老人有了好的去处。进了养老院的老人有人照顾,没进养老院的老人也得到很好的关怀。在这里,作者营造了一个“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残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空间。 在这片土地上所重构的与传统同脉、与他人同乐、与世界同在的空间,使得村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积极进发。村里洗麻将牌的哗啦声稀落了,在家喝闷酒的、到外村赌博的越来越少了。60多岁的老人也懂得了网络的好处,为了学打字,劲头十足地跟着孙子学起拼音。尊老爱幼、互助互爱的传统品质得到了弘扬。。曾拼命往城里挤的人、想做城里人的人,坦然回到村里。出去打工的人几乎都回来了,在外读书的人毕业后也回来了,为建设生态旅游村,大家各尽其能、各施其技。以前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现在却有了互助合作的精神,全村的人都联合了起来。 在重构乡土空间的过程中,一个个壮乡人付出了自己辛勤的努力,体现出了坚韧的人格力量。除了前面提到的覃树文、覃旭,还有黄胜利、邓玉荣等,都为乡村的发展献力献策。黄胜利有着壮家米酒般的醇厚与豪侠气,曾为村人和工友们讨到工钱而坐了两年牢;赌博在村子里盛行时,他制服了赌头,把赌博公司从村子赶了出去。正是他给死寂、沉沦的村子带来了安全、温暖与希望。邓玉荣在外打工,留在家的丈夫出轨了,但她却以壮家女性的善良与气量原谅了丈夫。她辞掉了厂里的工作,返回家乡参与绿色生态旅游村的建设…… 在作品中,蒙飞让在中国南方生活了数千年的壮族人以其所特有的乡土文化基因共同参与着理想空间的建构。壮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在她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基于稻作文化的独特而灿烂的文明。壮族是我国较早进行水稻种植的民族之一,因此其民族风俗、民族性格、民族意识受到稻作经济的深刻影响。学者梁庭望曾把壮族人的文化性格概括为“吃苦耐劳、勤劳俭朴、细心坚忍、温和内向、绵里藏针、富同情心”,并揭示出此文化性格的根性为稻作文化。稻作文化具有深沉的大地性,它开启了一个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图景。蒙飞以壮族文化的大地性参与着对未来的建构。在《那里的生活》所营构的艺术世界中,弥漫着这样一些意象:飘着稻米香味的壮族山歌,有着壮乡人情的温婉宽厚的红水河,培育壮族人的沉稳、平和与坦荡的青山,蕴藉了壮家的质朴、豪爽与热情的米酒…… 蒙飞作为一个壮族作家,一直以深厚的民族情怀和对时代的深刻洞察进行写作。他用一双壮家儿女所具有的沉静之眼默默关注着正变得越来越“一体化”的世界、正越来越污浊的空气、正越来越少人的乡村和正越来越荒凉的土地,思考着如何以少数民族所特有的泥土香味来丰富这个世界,建构基于大地的诗意栖居地。他的长诗《歌墟》、长篇小说《节日》、散文集《侗情如歌》《边陲画廊》《旧梦新月》等,都隐含了这样的一双眼。 而在《那里的生活》中,我们则更清楚地看到了他对壮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他呼唤时代的英雄,试图重构精神的家园,这在后现代的文化背景中需要过人的胆量与气魄。当然,“那里的生活”不同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中主要由被改造的农民来建构的乡村乌托邦,也不是现代人幽闭式怀想的永远也回不去的乡村乌托邦,而是一个承继了壮族的乡土文化基因、以自觉自省的农民为主体、融合了传统与现代、自我与他者、乡村与城市的理想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有关于乡村的启示,更有关于现代人存在的启示。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因为孤独,所以“偷窥”——访悬疑小说作家蔡骏
- 下一篇:时文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