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 | 他说的话,毛泽东表示“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02:11:18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他,第一个明确提出成立中国共产党,并率先垂范,为革命呕心沥血,英勇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像漫漫黑暗中的夜明珠,以自己的智慧、行动,照亮积难深重、雾海茫茫的旧中国的星空,找到了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蔡和森。 01 寻找“改造中国和世界”的良方 鸦片战争以后,湖南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但是,近代中国的风云际会也使得地处南北要冲的湖南,得风气之先,成为戊戌时期“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 蔡和森 1913年,蔡和森来到长沙,考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第二年,湖南高等师范学校设立专修科文学部,蔡和森素好文史,便考入该校文史专科。在学校,他经常读书读到废寝忘食的程度,甚至因研读入神,常常忘记上课。因为他在校经常“缺课”,年终甄别时,校长曾要将他“除名”,多亏杨昌济等老师极力保护才幸免。 蔡和森同志在湖南高师的毕业证书 因爱好阅读,无意间,蔡和森接触到了《新青年》等进步刊物,他认真地阅读了这些书刊,并树立了革命志向。也正因此,他结交了挚友毛泽东。两人因志同道合、胸怀天下,被同学们称为“毛蔡”。老师杨昌济盛赞他们,“二子海内人才,前途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此二子”。为了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毕业后蔡和森与毛泽东等人徒步到洞庭湖周边各县了解中国社会现状,从“读有字之书”走向“读无字之书”。为了“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他们决定建立一个更加严密的组织。1918年,毛泽东、蔡和森等在长沙创建了新民学会,发起和组织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919年12月25日,蔡和森率领一批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寻找“改造中国和世界”的良方。 蔡和森写给罗学瓒关于组织赴法勤工俭学事宜的明信片(正面、背面)(1918年8月9日)。 02 “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到达法国后,蔡和森“猛看猛译”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迅速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成为我国旅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中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先驱。 1920年7月,蔡和森、向警予等旅法青年在蒙塔日杜吉公园召开会议。资料照片 1920年7月,新民学会留法会员在蒙达尼公学召开大会,就“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问题进行热烈讨论。蔡和森明确提出“主张组织共产党”,“其主旨和方法多倾向于现在之俄”。这是蔡和森第一次在新民学会会员中公开宣传他的建党主张,而主持会议的萧子升则主张以教育为工具的温和的革命。蒙达尼会议后,蔡和森、萧子升分别写信给国内的毛泽东,征求他的意见。 1920年间,蔡和森在法国给毛泽东的信 03 “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1921年12月,刚刚回国不久的蔡和森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留在中央,主要负责党的理论宣传工作。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由他筹备创办党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并担任主编。蔡和森为之殚精竭虑,常常不顾哮喘病缠身,夜以继日地工作,使得《向导》一经创刊发行就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被誉为黑沉沉中国的“一线曙光”,四万万同胞思想上的“向导”。蔡和森也被誉为“《向导》的灵魂”。短短几年间,《向导》周报的发行量从几千份扩大到十多万份,成为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蔡和森也因此而蜚声海内外,成为我党早期杰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 《向导》 1931年初,蔡和森被任命为中央代表,赴香港指导中共广东省委的工作。 推荐阅读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