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千秋史,马上一首诗毛泽东长征诗词读札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4:11:34 光明日报 朱向前 参加讨论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于2月25日再次攻克娄山关,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仗。有感于娄山关战斗的胜利,毛泽东创作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其中词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935年,长征途中不少红军将士亲眼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作为红军领导人的毛泽东,枪林弹雨之中,突出重围之余,也常常勒缰缓行,伴着马蹄的节奏吟咏字句,推敲诗词。以至20年后,他还有些留恋地说:“在马背上,人有的是时间,可以找到字和韵节,可以思索。”毛泽东自称“马背诗人”,即由此而来。而三首《十六字令·山》,作者自署创作时间为1934年到1935年,也就是说,寥寥48个字,诗人推敲了一年或者至少跨了两个年头。当时,毛泽东身为三军统帅,率部辗转,左冲右突,如何还有闲情逸致写诗填词呢?事后多年,连他自己都感叹:“当一个人处于极度考验、身心交瘁之时,当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的时候,居然还有诗兴来表达这样严峻的现实……”如此临危不惧,淡定从容,真乃“弥天大勇诚能格”(柳亚子句)。向死而生,以诗记史,毛泽东将三军统帅与马背诗人两个反差极大的形象叠加一起,将生死置之度外,以郊寒岛瘦的苦吟精神来寻觅绝妙好词。 以《七律·长征》为代表的毛泽东长征诗词诞生于漫漫征途中,传诵于枪林弹雨里,已然成为了长征这一伟大史诗性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长征精神的高度概括和艺术表达,是长征文化的标志与象征,它们本身就是记录长征的伟大史诗。 正如长征是属于中华民族的传奇一样,长征诗词也是属于毛泽东的传奇。 当毛泽东引领的挑战人类极限的红军万里长征行将收官,即将画下伟大史诗的句号时,作为一个激情豪迈的诗人也罢,作为一个运筹帷幄的统帅也罢,作为一个高度重视文化力量,强调枪杆子、笔杆子一起抓的大政治家也罢,在如此重大的历史节点,岂能无诗以记?于是,毛泽东火山喷发式的诗词创作开始了——从《十六字令·山》(三首)到《忆秦娥·娄山关》,尤其是1935年10月份1个月中就写出了《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4首,这在毛泽东长达60年的创作生涯中是仅见的。 如何描述这一历史时空中的毛泽东形象?李大钊名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可以借用来作为精准写照。铁肩者,共产党人骨头够硬;道义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要义,改造中国与世界,首先要让1840年以来受尽屈辱的祖国和人民寻求独立和解放,站立起来;妙手者,大才也。妙手因铁肩而更妙、更有底气、更加磅礴豪迈;文章者,文以载道,喊出的就是中华民族要崛起、要强盛的时代最强音。为达此目的,敢于藐视一切艰险,毫不畏惧仼何强敌。这就是20世纪中华民族的心声,它在血火迸溅中、在凤凰涅槃间、在浴火重生里灵光乍现,转化成了毛泽东在马背上吟诵出来的一首首绝妙诗词。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的雄峰陡岭,还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巨河深川,在毛泽东眼里都不过是“腾细浪”“走泥丸”而已。“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无论你山崩地裂,河海倒流,还是雪盖昆仑,周天寒彻,我终要“不到长城非好汉”,“三军过后尽开颜”。最终,“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就是20世纪30年代中叶,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苦难深重的绝境中浴血奋战时的心声,也是中华民族在最危险的时候被迫发出的最后的吼声。 毛泽东用马背上吟出的诗词,记录了他和广大红军将士用双脚丈量出来的二万五千里行程——一卷光耀千秋的壮丽史诗。正是:脚下千秋史,马上一首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