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化万象 >

诗里秋天 惬意南北(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3)


    司马楼上忆秋词
    本报记者 孙 超
    秋词二首
    刘禹锡(唐)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1200多年前的一个初秋,34岁的诗人刘禹锡带着家人从长安城的石板路走过,向着2000里之外的目的地朗州(今湖南常德)行进。当他们终于抵达时,迎接他们的已是南方的冬天。
    精彩的诗篇往往容易从伤感的旅途和沉闷的生活中诞生,刘禹锡也不例外。在朗州的9年间,他创作出200多篇诗词文赋,而《秋词二首》便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佳作。
    惜春悲秋一直是古今共有的情绪,对于郁郁寡欢的左迁之客更是如此。而刘禹锡向世人宣告秋天远比春天更好。在秋高气爽的时节,或目送一只白鹤直冲云霄,或登高眺望远方的层林尽染,诗人的诗情完全被点燃。
    刘禹锡当年多半爱登高,在常德市最大的湖泊柳叶湖畔,今天的常德人建了一座“司马楼”,建得颇有唐代风韵。这座三层的建筑里陈设着刘禹锡的生平简介和精彩诗文,游人还可以远眺柳叶湖的美景。到了候鸟迁徙的季节,人们还有机会和当年的刘禹锡一样,目送一只仙鹤腾云而去,尽赏秋日湖天相接的清爽与空旷。
    在司马楼与柳叶湖的中间地带,一条亲水长廊伸向湖中。在长廊尽头,刘禹锡的全身铜像正在向湖面远眺,铜像旁还雕刻了一只起舞的仙鹤。《秋词》这首富含哲理的小诗已经成了游客与古人心灵相接的一个线索。
    刘禹锡曾写道:“谪居沅湘间,为江山风物所荡,往往指事成诗歌。”在常德的9年间,刘禹锡观沅江竞渡,听洞庭唱晚;凭吊江边,采菱湖中。所到之处都成为他诗中的隽永意象,也为后人提供了无尽的文化资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