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与江苏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11:11:13 中国文化报 徐耀新 参加讨论
今年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剧作家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是汤显祖留给中外戏剧史的不朽之作。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同年去世。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访英时提议两国人民共同纪念这两位戏剧大师。当前,文化部和全国多地乃至海外纷纷举办纪念活动,江苏也将于9月下旬在伦敦和南京演绎两位巨匠的代表作《牡丹亭》、《威尼斯商人》,穿越400年上演“汤莎会”。 江苏南京是汤显祖的“第二故乡”。1575年(明万历三年),26岁的汤显祖来到南京国子监游学备考,是当时最有名望的几位举人之一。由于他拒绝权臣拉拢,四次春试不第,直至1583年才以“三甲第二百十一名”赐同进士,35岁时被派至留都南京,先后担任南京太常寺博士(正七品)、南京詹事府主簿、礼部祭祀司主事(正六品)等闲职。徐朔方先生在《汤显祖评传》中写道:“没有什么地方比南京更使汤显祖喜爱了。”好友来信说愿意通融提拔他去北京吏部做官,但汤显祖回答不能离开南京。这里有他的爱恨情仇、亲朋好友和难忘的山水美景。他把一生中最宝贵的青壮年时期留在了南京。他踏遍金陵名胜,留下大量诗文。诸如“金陵花开散江空,可怜六代多离宫”等诗句,饱含他对南京的眷恋之情。1591年,他在南京上书《论辅臣科臣疏》,猛烈抨击朝政和权臣,声震朝野,这是他政治生涯的顶点,但也因此被贬至广东徐闻县任具典史。汤显祖在南京前后任职7年,除家乡江西临川外,南京是他67岁生命历程中连续居住最长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说,江苏南京是汤显祖的“第二故乡”。 江苏为汤显祖“临川四梦”提供了丰富滋养。创立于江苏的泰州学派对汤显祖有着巨大影响。他同该学派三传弟子罗汝芳有着终身师生情谊。他的“言情说”的戏曲观点主要源于罗汝芳的心学,与该学派“率性所行、纯任自然”的思想一脉相承,成为当时呼唤人性解放与自由之进步潮流在戏剧领域的杰出代表。他不畏权贵、刚正不阿人格的形成也深受罗氏影响。当时的留都南京乃至整个江苏地区,山明水秀、人文荟萃,文学特别是戏曲非常繁荣。汤显祖仕途坎坷,担任闲职,有充裕时间广交戏曲界朋友,他整理了二三百本元杂剧,练就了戏剧创作的过硬本领。1587年前后在南京完成“第一梦”《紫钗记》,标志着汤显祖的戏剧才华开始成熟。剧作中,关于南京的风土人情、人名地名、历史故事随处可见。他的代表作《牡丹亭》的雏形也是在南京由一梦演变而成。可见,南京乃至江苏已深深刻在他的心上,化于笔尖,写在剧中。 汤显祖对于早已流传四海的昆曲的了解,以及他在南京时与江苏昆曲界的联系毋庸置疑。诚然,他的“临川四梦”开始是为家乡的“宜黄腔”而作。但当时的“宜黄腔”作为地方戏后来失传,明末清初,剧作家们将“临川四梦”改编成全国性的剧种昆曲。昆曲以其清丽的音乐、悠扬的行腔、细腻的表演,为汤显祖的杰作特别是《牡丹亭》提供了绝佳舞台。汤显祖的杰作借助昆曲走向全国和世界,同样,昆曲一定程度上也借助汤显祖的杰作得以传承和发展。“《牡丹亭》是中国戏曲永远的范本,是中国昆曲的救星。”出生于江苏太仓的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汪世瑜说,解放前,昆曲院团曾几近绝迹,一出《牡丹亭》让几个传字辈演员尚能讨得一碗饭吃,因为有《牡丹亭》,昆曲才保存了下来,才能有以后的《十五贯》和浙江昆剧团。 2001年,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昆曲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时,汤显祖及其《牡丹亭》成为体现昆曲重要文化内涵的代表。最终,昆曲入选世界首批非遗,此后昆曲加速向世界传播。2002年,文化部制定和启动《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十年规划》。2003年,苏州成立中国昆曲博物馆。每三年一届的中国昆剧艺术节固定在苏州举办。苏州昆剧院排演的《牡丹亭》(青春版)自2004年在台北首演至今,海内外已演出290多场,通过各种媒介观看欣赏的人数超过1亿人次。江苏省昆剧院创排的《牡丹亭》(精华版)、《南柯记》等也产生了广泛影响。随着昆曲在国际上的传播,汤显祖越来越得到世界人民的了解和喜爱,江苏也因此越来越被世界所了解。 汤显祖属于江西临川,也属于江苏南京、广东徐闻、浙江遂昌。他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江苏纪念、研究、传播汤显祖,有必要、有潜力、有资源、有优势。 (作者系江苏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好的诗歌要有新的发现
- 下一篇:诗里秋天 惬意南北(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