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化万象 >

在上海 他从沈雁冰成为茅盾


    茅盾诞辰120周年暨抵沪100周年纪念展昨亮相沪上
        在上海,他从沈雁冰成为茅盾
        1916年8月,一位来自浙江桐乡、时年20岁的青年来到了上海。在这座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这个名叫沈雁冰的外乡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并以“茅盾”为笔名,写下《幻灭》《动摇》《追求》《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深受人民喜爱的文学作品,为中国现代文学树起一座座难以逾越的丰碑。
    茅盾是在上海成长起来的,他一生的文学事业和革命活动都与上海密切相关。昨天上午,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作家协会、中共虹口区委、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茅盾研究会等主办的《弥满着生命力的人———茅盾诞辰120周年暨抵沪100周年纪念展》在中共四大纪念馆揭幕,展览通过珍贵的老照片和翔实的史料、文献向观众表明:在上海,他如何从沈雁冰成为茅盾。
    景云里的灯光,照亮了他的文学之路
    “弥满着生命力的人”,这是本次展览的主题,出自茅盾1940年12月创作的散文《风景谈》,是他人生的高度概括。从江南水乡的小镇少年到东方都市的上进青年,从壮怀激烈的职业革命者到以笔为剑的伟大文学家,茅盾的每一次转身、每一个足印,都弥满着勃勃的生命力。而上海,无疑是他人生旅途的重要驿站。本次展览上,景云里的石库门风情被复制到了展厅,这里是沈雁冰之所以成为“茅盾”的地方。1927年,沈雁冰在这里创作了小说《幻灭》,刊发于《小说月报》,署名“茅盾”,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茅盾这一笔名的首次呈现。由此,他实现了从一名文学评论家、职业政治活动家到以从事文学创作为主的作家的转变。
    关于这个笔名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南京的蒋介石和武汉的汪精卫实行了臭名昭著的宁汉合流,对革命志士大肆屠杀,国内形势急转直下,非常险恶。参加革命活动的沈雁冰不得不离开武汉,最后到了上海,住进了虹口区横浜路上的景云里。恰好,这时鲁迅和叶圣陶也住在这里。沈雁冰不便出门,又没有工作,生活上出现了问题,于是动手写起小说,决心把大革命中的生活记录下来。他把写好的小说手稿拿给叶圣陶看,叶圣陶看后非常喜欢,决定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但是,当时沈雁冰正被当局通缉,非但本名不能用,以前用过的笔名也不能用。于是,沈雁冰重新起了个笔名,叫“矛盾”。叶圣陶认为这是个哲学词汇,不像人名,小说的内容又写的是大革命,容易引起当局的注意,于是建议不如在“矛”字上加个草头。一来姓茅的人很多,人家就不会注意;二来,口音上依然是“矛盾”,不失本意。茅盾欣然采纳。从此,这个翩若惊鸿的名字,便与一批现实主义的不朽名作紧紧联系在一起,受到众人的尊崇和爱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