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访谈 >

200万字《大宋王朝》 破题北宋初期统一大业


    关键词:《大宋王朝》
    学者型作家何辉积十余载之功,完成了8卷本、200万字的长篇小说《大宋王朝》。小说从赵匡胤“陈桥兵变”开始,至其在皇宫中神秘去世为止,陈桥兵变、金匮之盟、宋朝平定内乱、挫败契丹偷袭、杯酒释兵权,吞并荆湖、灭后蜀、征南唐等17年间赵匡胤致力于统一中国的重大事件,绘成一幅既宏大连贯,又有丰富细节的波澜壮阔、瑰丽悲壮的全景画。作家通过生动的故事,挖掘了中国古人的心理与情志,探索了宋代国家制度、社会特征形成的历史原因和人的原因,令读者掩卷深思中国的国家特征与历史人物命运变迁之间的关系。
    虎年春节前后,记者两度联系何辉老师,就《大宋王朝》相关话题进行了专访。
    
    奚同发:何老师好,首先祝贺您的《大宋王朝》终于出齐。
    何辉:谢谢!这8卷本小说从创作第一卷以来,是一边写一边出版,至今已过去十多年。
    奚同发:您本身是学者,是什么原因导致亲自上手开始这部长篇小说的创作?是对当下作家的创作不满意吗?
    何辉:主要是我想有所表达,想借文学创作来实现。2005~2008年,我在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的课题是宋代消费史。当时总感觉史载无法提供给我对于历史人物的完整想象,也无法提供一段历史的完整生动的图景。那些印在古籍上的一个个名字所指代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人生?有着怎样的喜怒哀乐?史载中的文句背后,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一个历史事件,究竟如何一步一步发生发展……在史载的文句段落间,有太多的“历史空白”,我决定创作一部文学作品,借助想象来实现学术研究无法实现的目标。2009年我的学术专著《宋代消费史:消费与一个王朝的盛衰》一完稿,便开始《大宋王朝》小说创作,当时是跟电影剧本同步创作的。
    奚同发:这部小说最初计划写几卷?为什么从除夕夜落笔?包括开头在内,小说的创作计划是否一直在不断修改中?
    何辉:最初计划不是写8卷,而是想像蔡东藩写各朝演义那样,写一部关于宋朝全史的长篇历史小说。动笔后,把原计划改为聚焦在宋太祖、宋太宗致力于统一中国这个历史阶段,定为8卷的规模。第一部《沉重的黄袍》出版后,又修改计划,将故事进一步聚焦于赵匡胤,背景聚焦在宋太祖致力于统一中国的过程。从除夕夜开头,一是比较富有戏剧性,二来因为按照正史记载,陈桥兵变发生在建隆元年正月,这样情节发展也暗合史实。小说开头写就后,几乎没有做过修改,出版时就是当初写的。
    奚同发:何老师是怎么对宋代感兴趣的?为什么评论界及读者称这部小说开创了历史小说创作的“新史家小说流”?您为何在小说中使用了那么多文献,不担心读者因此而中断或放弃阅读吗?
    何辉:我对宋代的兴趣早就比较浓厚了。中学时代常听《说岳全传》《杨家将》等评书,历史课也很喜欢,对于范仲淹、王安石、苏轼等人物甚为推崇。大学和读博期间,较为系统地翻阅了宋代史料以及研究宋代的专著。读者所谓的“新史家小说流”这个说法,是因为小说文本细节背后有许多坚实的历史考证为支撑,作品由此充满了可以慢慢品味咀嚼的历史细节,从某种程度上说,小说本身也由此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知识体系。一些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指先期出版的几部),因这部小说的文本而对其背后的历史记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创作《大宋王朝》,我参阅的文献包括但并不局限于宋代文献。参阅的主要文献有《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南唐书》《十国春秋》《文献通考》《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朝野类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笔记》……这些文献,对于专业历史研究者来说比较熟悉,但一般读者则很陌生。不过不要因为“陌生”而对阅读小说本身产生畏难情绪,这毕竟是一部历史小说、文学作品,不是历史专业书,更不是学术著作。书中涉及珍稀历史文献的内容对普通读者来说算是一种“彩蛋”,如果没有阅读这部小说,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接触。我希望这些文献既能激发读者对它们的阅读兴趣,又能促进读者去研究历史,在阅读小说之余有进一步的收获。
    奚同发:话说,文学写作与治史学术,简直是两种思维方式和技术工种。当然,《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先生也是先治学,后辞职专职写作。孙皓晖、二月河、唐皓明等历史小说作家,我也多有采访,这次很荣幸又采访何先生。很想知道您的文学写作功底来自何?写作前或写作中,对谁的小说文本有过研究?
    何辉:我从小就喜欢文学,中学时期参加作文竞赛还得过奖。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龙吟记》,40多万字,是历史悬疑武侠类,2003年发表的,故事背景是北宋真宗时期。孙皓晖、二月河、唐浩明先生的作品我都读过,日本小说家井上靖的历史小说也喜欢。我读书比较杂,就小说来说,不仅读历史小说,也读其他类型的。我比较喜欢雨果、陀思妥耶夫斯基、巴尔扎克、肖洛霍夫、帕慕克的作品,但对他们的文本谈不上研究,只是阅读。不过,读他们的作品,不是希望模仿,而是学习他们内在的创作精神,但同时期望在创作方面尽量区别于他们,力求有自己的风格。作为历史小说,我希望能够展现中国历史小说独有的风采和韵味,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在这方面有所贡献。具体到《大宋王朝》,我是因情立体,让笔触在历史时空与人心人性中自由穿梭、在叙事与议论间自由转换,如矢直涧曲,或回溯五代十国的乱世恩怨,或深挖书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抒写情志描绘风物,或沉思历史与人的命运。我希望读者在随书中人物的命运沉浮而动情感怀的同时,可以看到一个生动鲜活的大宋王朝;还希望这部作品能够具有一定的文学史意义,能够超越读者对已有长篇历史小说的想象,带给读者更多意外的收获。
    奚同发:如何处理现代与历史的关系,是许多历史小说创作的难点?具体到这部小说中,您是怎么解决的?
    何辉: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难点,涉及选择语言的风格、叙事的技巧及历史细节的描述。为了易于被当代读者所接受,我将语言确定为现代风格,又希望给读者制造一种“现代”(当下)与“古代”(过去)共存的印象,强化二者的不可分割性。因此,小说中有些地方会在主体现代风格的叙事语言中,穿插使用少量文言(多是通过人物之口)。这样写,一方面是为了反映书中人物的个性与历史真实,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暗示宋代社会的语言风格——宋代本身是一个庙堂文言与民间口语共存的时代(宋代的“讲小说”“讲史”“讲经”“说浑话”,就是很流行的民间通俗文学)。所以,我会有意识在需要之处,从历史文献中引用原文,包括诏令、奏章、书札、墓志、诗文等,其中有些还是珍稀文献。
    奚同发:历史小说中的细节处理,常常是作家的软肋,搞不好就可能“穿帮”。这部小说长达200万字,您的创作是怎样避免细节的失真?怎样避免读者长时间阅读的审美疲劳的?
    何辉:历史小说要让人爱读,叙事很关键。这部小说的叙事,我采用了顺叙、倒叙、插叙等多种技巧。为了消除读者可能因简单叙事引起的审美疲劳,同时考虑到小说自身知识体系和风格的建构,我有意识穿插一些看似与情节无关,却内在地服务于主题的内容。比如,穿插讲述一些地名、山川、河流、文章、诗词的知识或典故。在我看来,一个地名不仅是一个地名,它承载着很多东西。大宋王朝也不仅是一个王朝名,它承载着中国自古以来的很多东西。大宋是中国历史中一个重要的阶段,而这个历史阶段并不是孤立的,它承载着中国的文化血脉,融于国家的每一片山川、每一条河流、每一篇流传下来的经典文章和诗词中。
    对制度、地理、风俗、名物、文学等历史细节的描述,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奇幻、戏说类的历史小说可以写得很随意,真正的历史小说却得对它们做一番严谨的考证。比如,宋初武将的战袍,写到赵匡胤是披了一件缺胯赤色战袍,写到大将李处耘是穿了一件缺胯绿色战袍。缺胯战袍就是披甲在身时,露出右臂的战袍,一般是宋代元帅或主将所穿。写湖南某员大将,会说此人穿了一件交领左衽锦袍。这是宋初一般武将、武侍常穿的锦袍。对这些细节的描写,需基本符合历史事实。有些食物、器具名字,宋代常用,现在几乎不用。比如“爊肉”,据学者研究,大概是一种过油煎后的肉,便于存放,有时夹在蒸饼中吃。再如小说中写到一种器具——檐子,类似于轿子,但形制小而简,以肩抬。高承《事物纪原》卷八有此物条目,可能出现在唐乾元以后。宋初轿子形制尚未形成,但有此类似轿子之物。如果我在小说中用“轿子”一词,就不符合宋初的事实了。
    奚同发:相对于漫长而繁华的两宋历史,《大宋王朝》只写了其中17年,实在太短暂。如果用两三句话高度概括您眼中的大宋王朝,具有什么样的社会特性?
    何辉:不能说这部小说只写了17年的故事,而是以宋初17年间的历史背景为故事发生的核心背景,实际上,小说情节常常回溯到五代十国。《大宋王朝》8卷就人物塑造和故事叙事来说,以最重要的人物赵匡胤的塑造为核心。作为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讲历史,而是塑造人物。与其他朝代相比,我觉得宋朝最大的特点是文化的繁荣和政治的开明,这个时代的城市也比较发达,城市消费比较旺盛,很多方面具有近世的特征。
    奚同发:何老师日常教学及学术业务比较忙,是如何解决与创作的时间和精力的冲突?一天最长能写多少字?如今回头看,在治史的背景下进入长篇小说创作,一出手8卷巨制,整体满意度如何?哪一本更满意?还留下什么遗憾?
    何辉:我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日常工作是教书。写长篇小说主要利用业余时间,得牺牲一些休闲玩乐时间,但是我会将写作当成是一种休闲。因为业余时间主要是假期,所以写作时间持续比较长,花了十多年。每天写多少字也无定数,有时一个字也写不出来。记得最多的一整天写了六七千字。大多时候不会写一整天,那样太耗费精力。8卷本是一部完整的作品,谈不上哪一本更加满意。如果有更多沉思时间、打磨时间,作品可能会更加出色。不过,没有什么是完美的。这部作品已经让读者和出版社等待太久了。我觉得此时出版,也算是合适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