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枯燥而寡淡为鲜活而生动,变居高临下的布道口吻为春风拂面般的阐述,教学方法从而实现了教学情境与教学理论的对接。 [美]加里·D·芬斯特马赫 乔纳斯·F·索尔蒂斯/著,胡咏梅 赵应生 王维烨/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 《教学的方法》是一部充满哲学问思的书。我所读过的关于教学方法的书,大多充满着陈腐的说教气息。那种居高临下的布道口吻,以及字里行间陈说的观点,无不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类书读起来往往枯燥而寡淡。然而,读罢《教学的方法》一书后,我有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它给你深度,但同时也给你带来一种轻松;它给你思考,但并不让你雾里看花;它给你案例,但并不使你觉得与己无关。娓娓道来,和你商讨;侃侃而谈,与你沟通;款款叙说,愿你倾听。 三种教学形态,似乎呈现了当下主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遭逢的现实和理想的两大力量较量和冲突的关键点 达尔文曾经说过,“一切知识中,唯有关于方法的知识最有价值”。就教学方法来说,流派纷呈,理念杂多。作者没有采用一般的研究方式对它们一一梳理,只是拎出三个最具典型特征的方法:经理教学法、促进教学法和自由教学法。三种教学方法中,每一种你都有过“感觉”,而且也曾如此教过。在作者看来,经理教学法注重的是对知识的密集传授与系统规划。教学只是按照严格的程序将知识“强加”给学生。至于学生的接受状况和心理感受倒在其次。“在经理教学法看来,知识都是外在的,与教师和学生都不相干。教师的作用仅仅在于充当知识的传递者”。 正是“把对知识的追求作为纯粹的目标会产生可怕的后果”,才有促进教学法的应运而生。作为促进者,教师极为重视学生,将学生作为一个个体来看待。教师的促进作用在于鼓励学生,“以学生的成长为宗旨”。这种教学方法的典型特征就是尊重学生个体,关注学生的个体经验,教师注意的是“用什么方法将学生的个体经验与学科知识相关联”,使每个学生“真实地成长为独一无二的自己以及人类的一员”。这种基于人本主义的教学方法,强调的是学生的“经验学习”,学习者全身心地沉浸在学习活动之中,他们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器。问题的重点不是教师教授了什么,而是学习者学到了什么。促进教学法的理念为我们现行课程改革的推进找到了合理的依据。 在作者眼里,促进教学法还没有完全脱离以知识接受为本位的教学范畴,还需要一种更为贴近教育本质的自由教学法来完善。“教育的目标必须包含判断习惯养成、品格培养、标准的提高、促进理解、品位提高与能够区别善恶、充满好奇与善于质疑、追求时尚和提高美感、渴求新理念和探求未知”。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学习者主动去质疑、去认知、去想象、去创造。这种教学方法所坚持的理念也正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一个理想范型所在。 《教学的方法》所介绍的三种教学形态,似乎呈现了当下主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遭逢的现实和理想的两大力量较量和冲突的关键点。一方面,我们通过持续不断的反思,找出了应试教育的痼疾所在,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断探究激发和唤醒学生学习主体的能量。两种力量博弈的结果,我们似乎只能拭目以待。 伟大的作品需要呈现一种广度和深度的风格,从而让教师能够在风格上做学生的角色示范,展现出最高标准的思想和行动 作者将教师的教学风格作为融通经理教学法、促进教学法和自由教学法的一条纽带。“风格是被理解为在不同情境下一个人所展现的全部个性品质。”实际上,就大多数教师而言,追求自身的教学风格往往被视为另类,很少有机会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接受。在以知识传授为典型特征的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的职责早已被固化为一种机械行为,这种“大一统”的课程教学理念,使相当多的教师逐渐消解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作者说:“在一定程度上,学会如何教学就是教师在呈现自己的风格。”我们太习惯于对教师的职业特征予以脸谱化定性,似乎教师一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他就充当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崇高角色。他需板着面孔将课堂作为严肃而庄重的知识宣导教堂。在这里,教师收敛起他的个性,以同一的面孔、姿势和教态压抑自己对知识的个性化悟思和创见。 如果教师不从知识的主宰者与知识霸权的角色中转变出来,那么教师的人格魅力就会始终退居后台,他隐去了自身作为一个学习者的鲜活生命个体的特征。当教师在教学中释放自己的个性风格时,他变成了一个血肉丰满的和学生同行的探究者和创造者。他的感情、他的性灵、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也会因此而“飞扬跋扈”起来。课堂也将不再被僵化的他人或书本知识所统治,而是充满着师生对知识的探究的洋溢着生命激情与能动的场域。 “知识需以适当的风格习得之。”作者认为,伟大作品蕴含着思想的复杂和精巧,对于培养批判性的辨识力、想象力和深邃的远见都是重要的。伟大的作品需要呈现一种广度和深度的风格,从而让教师能够在风格上做学生的角色示范,展现出最高标准的思想和行动,供学生仿而效之。当师生关系始终处于俯视与仰望状态时,泯灭的不仅仅是教师的个性,学生的个性也将被磨去棱角,一个个变得“泯然众人矣”。当一个个生命个体丧失了自己的个性,那么整个群体乃至一个民族的创新活力也就逐渐消泯不见了。 教师要格外注重对教学案例的检视与反省,通过对案例切片的反思和批判,使教学方法走出自我封闭的狭隘视野 尽管《教学的方法》一书处处体现了对教学的哲学思辨,但是这种思辨让“你见不到学问的倨傲,读不到语言的晦涩,但凡案例出现之时,就是邀请你参加‘茶会’之际,自由地畅谈与辩论,激发思想与灵感”。我们知道,哲学是理解这个世界的学问,是对人的何去何从的问思。对教学而言,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实际上,在作者看来,“教学本质是实现一种对话”。这种对话是以一个个生动而具体的教学案例来实现的。这需要教师在开发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格外注重对教学案例的检视与反省。通过对这些鲜活的案例切片的反思和批判,使我们的教学方法走出自我封闭的狭隘视野。 “当理论与现实相遇的时候,大家最好是让理论和技术范式适应你所生活和工作的真实世界,作出适当的调整,以便能够追求最基本的信仰和价值观”。一旦将真实的教学情境和理论对接起来,就会建立一种反思机制,以便进一步对现行教学方法作出调整和变更。如果教师对日日劳作的教学过程不去主动建立一种反思行为习惯,那么,他不仅“会产生一种职业倦怠,还会进一步丧失对教学的敏锐感受力”。 所以,对时下盛行的教育叙事,其焦点实际上是在倡导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建立一种“问责”机制:我的教学方法得当吗?我的教学有效吗?我的教学行为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吗?也许这种问责可能一时找不到一个圆满的答案,但是当教师建立了这种反思习惯后,其教学行为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也就逐渐摆脱了陈腐的“匠气”,而成长为一个具有研究气质的教学实践者。 (安徽舒城师范学校 钟能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