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 | 冬至阳生春又来 不知不觉间,岁末已至。 今天,我们迎来了“冬至”节气。 冬至,又称为“冬节”“亚岁”等,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节气,它的历史比夏至更为悠久,周、秦时期都曾以冬至为岁首,作为新年的开始,这也是民间至今仍把冬至视为“小年”节日的历史原因。 从“冬至”起阴极之至,阳气始生,这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关键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少,在短期内气温仍继续下降,所以民间有“冬至不过不冷”之说。 冬至过后会出现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九”。北半球“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大约在1月12-20日之间。虽进入了“数九天气”,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物候景观差异较大:东北大地千里冰封琼装玉琢;黄淮地区也常常是银装素裹;大江南北这时平均气温一般在5℃以上,冬作物仍继续生长,一派生机,正是“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而华南沿海地区的平均气温则在10℃以上,更是花香鸟语,满目春光。 冬至三候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为阳,麋感阴气渐退而鹿角脱落,这是阳气萌动,阴气衰退的迹象。
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井水开始上涌,泉水开始流动。 冬至习俗 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也存在着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自古以来,冬至是一个“大节气”,以隆重程度而言,是“冬至大如年”。明清时期“国家级”的祭天活动均在北京的天坛举办。其中,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祭天盛典便是在冬至日。冬至祭天,这也是众多朝代最重要的与节气相关的“官俗”。 按照规制,祭天仪式,基本上是“摸黑儿”举办的。“日出前七刻”开始,天亮之际结束,大约历时1小时45分钟。北京在冬至日的一般日出时间是7点33分,所以冬至祭天仪式最迟也是在5点45分开始。皇帝起床后还要沐浴、更衣、梳洗、打扮,都很耗时。大臣们更是要先于皇帝收拾妥当,所以冬至祭天,很多人几乎整夜无眠。
早至东汉时期,当时的官府便将冬至日定为冬节,《后汉书》曾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冬节”是以安身静体为过节主题的,当时的人把它称为贺冬。为庆贺隆冬最冷时辰降临,迎接“阳气始生”,汉朝人只做了一样准备——放假。冬至当天,从朝中大员到街面小吏、商贾旅舍乃至边塞军队,通通暂不营业;亲朋相互拜访、以美食相赠,当真循着“万物收藏”的智慧,度过一个岁月静好的冬节。
关于“数九”习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梁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到现在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根据专家的考证,中国最迟从北宋开始,“数九”的习俗便已风靡。《荆楚岁时记》记录了冬至之后九个九天的天气,渐渐出现了“九九歌”。这81天,统称“数九寒天”。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民间有谚语道“北方食饺,南方食粑;冬至如年,糯米做圆”。在我国北方每年冬至日,许多家庭有吃饺子的习俗,还有一个有趣的说法“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我国南方地区,亲人们喜欢围坐在一起吃汤圆、年糕等,“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在苏州地区尤其盛行。百姓在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寄托了大家对生活的美好祈愿。 冬至诗词 由于冬至特定的节气和自然环境,文人墨客们都会感叹时光与人生,感叹岁末与寒冬,讴歌冬至节。 《冬至夜怀湘灵》 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至后》 唐·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编:周凤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