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
近日,与当教师的C君相聚,席间聊起共同的启蒙老师夏先生。C君感叹:夏先生可谓名师,虽然时过境迁,然而先生当日之教导,今日依然受益。现在我也忝为人师,思之常惴惴不安。
C君之惴惴恐非其一人之惴惴。能够站稳三尺讲台固然是当下迫切之事,但学生日后走得顺当与否更为重要。任何教师都不是天生的,需要不断地学习、反思和总结;由教师成长为名师,更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编写的《名师成长轨迹访谈录》真实地展现了刘永宽、林良富、俞正强、金莹和邱向理五位老师的成长、成名之路,发人深思,令人叹服。
低头找幸福,幸福便常驻人心
俞正强是“被迫”读师范的,因为英语学得不够好,父母担心他考不上大学。1986年俞正强中师毕业的时候,社会上正流行“下海”,很少有人愿意当教师。不过,当年由于母亲不同意,他也就坚持了下来。毕业10周年的时候,俞正强班里23个男同学,还有4个在教书,其中3个教初中,教小学的就他一个人了。
和俞正强一样,这套访谈录里的几位教师大多是农家子弟,多数人是因为机缘巧合才成为教师的。俞正强是由于英语成绩不好,而金莹则是迫于生计。金莹初中毕业的时候,她的哥哥正好考上大学。对于她家里的条件而言,供养一个大学生是比较吃力的。所以,家里就希望她去考师范或者技校,好早一点参加工作,以补贴家用。
当小学教师不易,当好的小学教师更难。在成名之路上,他们也经历了不少挫折和失败,饱尝了酸甜苦辣。但他们总是认真探索,执著追求,无私奉献,无怨无悔。他们是怎样做到的?用俞正强的话说,就是“低头找幸福”,上帝让人出生的时候紧握着拳头,是想让人低头看看,手心里有什么。学会低头,看看支撑自己的土地,心存感念,于感念中体会幸福,于幸福中获得力量,用这份幸福的力量支起高贵的头颅、深邃的世界、踏实的劳作,如此不断往复,幸福,便常驻人心。
尽管他们并不都是怀着激情走上讲台的,但很快就被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所吸引,爱上了教书育人这个事业。他们把学生的点滴进步、自己的教学成绩视为最大的幸福,在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同时,品味着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乐趣。
寻找能够带自己的“师傅”
谈到自己的成长经历,刘永宽说:“每一阶段都有很多值得感谢的老师。”他在教学上最早得益于一次听课活动。有一次,教导主任来听他的课,但听完并没有多说什么。在下班的路上,主任边走边跟他聊:“上课这个东西啊,是有规律、有套路的。这个套路叫五环教学法。第一步呢,叫组织教学,就是把学生安定下来。第二步是复习,第三步就是教新课,然后要巩固,最后是作业。”这番点拨让刘永宽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师傅带徒弟,是一种优良的教育传统。新教师要做好常规课的教学,就应该向前辈们学习。金莹在回顾到自己的成长时,提到两点:一是选择一所好学校,能够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去发展;二是有师傅指导。她一入校,就得到了特级教师孙曾佑的指点。当许多同学还在努力适应从师范生到教师这一角色的转变的时候,金莹已在“师傅”的带领下,迅速地越过了这一阶段,开始迎接新的挑战。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她领先同辈人一大截。
“为什么要做魏书生,做你自己就好。”
有位同事曾对俞正强说,要做魏书生那样的老师。俞正强听了,就对他说:“为什么要做魏书生,做你自己就好了。”俞正强认为,好也是自己,不好也是自己,不要去做别人。而且,人跟人各方面的条件都不一样,我们也做不了别人的。后来,他经常告诫年轻教师:你们多去听课,但千万不要照搬照抄。
教育活动虽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但教育对象是人,教育者也是人。人的特征是多样性和差异性,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对不同的学生也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正所谓“教育有法,但无定法”,教育需要因人而异、随机应变。这套书涉及的5位名师虽然教学风格各异,但都取得了成功。林良富是一位智慧型的教师,既能宏观把握又能脚踏实地,处处显示出他的教育智慧;刘永宽潇洒大气,在不懈的追求中推陈出新;俞正强在平淡中显心智,在朴实中表现美;金莹喜欢琢磨,把每一堂课都上得近乎完美;邱向理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总能捕捉到教育的细节……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呢?有人认为取决于教学方法,有人认为取决于教育思想,有人认为教学风格是教学观点和教学技巧的结合与表现。也许,正如俞正强所说:“我也不知道哪一天突然就有特色了。”他认为,从普通教师到名师,这个过程就像“书虫”的形成——“书虫是什么,就是不断地读,不断地读,突然有一天你化茧成蝶了。” (责任编辑:admin)
|